在现代养猪业中,母猪繁殖性能是衡量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每头母猪1年内能完成2~2.5胎分娩周转率、生产18~22.5头断奶仔猪的指标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母猪胎次增加,母猪在营养需要和疾病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母猪繁殖性状(产仔数、产仔间隔、初生重、受胎率、弱仔、断奶头数、断奶个体重)和仔猪成活率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母猪实行分胎次饲养。
一、饲料营养
1、氨基酸
头胎母猪和二胎以上母猪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头胎母猪比二胎以上母猪要求更高的赖氨酸水平。
2、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大多数母猪妊娠期饲喂方式都是使母猪每一胎次的采食量都保持大致不变以便限制母猪的生长,这一饲喂方式可能不能满足其对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的需求。母猪体重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母猪在每一个胎次中,按每千克体重计算,所得微量养分都比前次少,为了满足新增组织的需要,母猪实际需要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母猪以后每次妊娠中都重复出现需要量增加而供应量却不足的情况。因此,从母猪繁殖和免疫的需要来说,母猪年龄越大、体重越大,就越容易有营养不良的危险。
3、能量
对于不同胎次怀孕母猪的能量需要量,配种体重越重,怀孕母猪能量需要越多。在生产实践中,妊娠母猪日粮能量只要满足最低限度增重和体躯活动及胎儿增重即可,无需供给更多能量,如果能量水平过高、体内脂肪大量沉积,繁殖机能降低,常会出现死胎、胎儿吸收或弱仔。 二、疾病控制
在分胎次生产技术中,二胎以上母猪场中母猪病原微生物携带量可急剧减少,而且由于二胎以上母猪场不断引进高免疫力、不带毒(菌)的头胎母猪,二胎母猪场中的某些病原微生物最终可被排除,因此头胎母猪引入二胎以上母猪场可能就不需要实行严格的隔离,只需在繁殖区采取简单的生物安全措施就足够了。其次分胎次生产体系所产的断奶猪可原样直接进入保育区及生长/肥育区,由于头胎母猪抗体水平低,仔猪从母乳中获得的被动免疫也相对较低,结果头胎母猪场中就会有较多的病原微生物从母猪传给新生仔猪,如果仔猪与二胎以上母猪的仔猪没有隔离开来,就会导致仔猪交叉感染,仔猪腹泻率上升。
三、饲养管理
1、有效控制好母猪膘情
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呈下降趋势,第二胎母猪下降最明显。生产中应要把握不同胎次、不同生理阶段和不同体况特征母猪的营养需要,在妊娠期就注意膘情的调整,哺乳期加强母猪产后护理,断奶后采取短期优饲等方法,真正做到个体化精细饲养,以使母猪配种时体况较好,从而缩短断奶至配种间隔,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2、预防仔猪压死
仔猪死亡集中在死产、压死、低生活力或饥饿,多数种类的死亡都随胎次的增加而增加。大龄母猪死产较多,可能是由于子宫肌肉无力而延长产程的缘故。活产仔猪中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死亡也随胎次增加而增加。压死尤其随胎次的增加而增加。母猪躯体和年龄越来越大,其动作灵活性和对被压仔猪尖叫的反应能力都可能下降,因而压死事件发生率就会增高。如果将同胎次母猪放在同一单元分娩,并安排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饲养员对哺乳母猪及仔猪进行护理,可大大减少被压致死的健康哺乳仔猪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