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规模化的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的在临床上相当常见,且发生的原因较为多样。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一般规模猪场多于产后21日龄就给仔猪断奶。但由于仔猪生理发育不健全,抵抗能力较差,早期断奶极易引起腹泻,尤其是营养性腹泻,直接影响断奶仔猪的增重和成活率,并影响整个饲养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为减少养猪生产中因仔猪腹泻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本文从仔猪自身因素、饲养管理水平、病原微生物等多个方面对仔猪发生腹泻的只要原因进行探讨,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 断奶仔猪自身因素的影响 (1)猪品种 在通常的养殖条件下,中国地方猪耐粗性强,腹泻率低,而杂交和外国纯种瘦肉型品种抗逆性差,易导致腹泻。 (2)猪的生理阶段和消化生理过程 在初生后三天开始补料和断奶时易导致腹泻。初生时,猪从恒温到变温环境;初生后,从无菌状态到有菌状态;从被动由母体血液获得营养过渡到从母乳获得营养再过渡到断奶由饲料供给营养,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其消化生理还不能完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 a、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仔猪消化器官的体积和重量比较小,小肠绒毛高度低,腺窝深,消化道上皮细胞不成熟,由摄取液体食物突然变为固体食物,当日粮中含大量的禾本科谷物时,在干物质的磨损作用下,肠绒毛很快变短,抗机械损伤(消化、物理磨擦)和化学损伤(饲料中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等刺激),消化道易受损伤和发生过敏反应。 b、消化酶分泌不足。在3周以前除乳糖酶活力较高外,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蔗糖酶活力低。乳糖酶活力随日龄增加急剧下降,其它酶活力随日龄增加而增加,但断奶时,由于日粮变化和应激反应,消化酶活力增长趋势有倒退现象,因此对蛋白质、淀粉消化力弱。28日龄时对植物蛋白质消化力为28%,56日龄为35-53%,因此,仔猪易发生腹泻。 c、酸分泌不足。成年猪正常PH值达2-3.5,是胃蛋白酶发挥效应的最佳范围。但仔猪胃腺不发达,胃与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胃腺功能差,胃液分泌少而不稳定;并因胃不能制造盐酸,胃内缺乏游离盐酸,PH值过高,不利于蛋白质的消化,仔猪到8周龄才有较为完整的分泌功能。因此,在仔猪刚断奶后,由于胃酸分泌不足加上日粮会中和胃酸,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造成蛋白质在肠内腐败,给病原菌在其中安居提供较为适宜的环境,促进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与乳酸菌、枯草芽胞杆菌等有益菌平衡失调,导致炎症、拉稀和其它疾病。
2、日粮因素的影响 (1)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过高,若粗蛋白质超过20%以上会不同程度地表现一些腹泻,蛋白质可消化性差,较多的饲粮蛋白质进入大肠发生腐败分解,产生多量的腐胺等毒性胺类物质、继而对肠壁组织造成损伤,使肠道蠕动加快和分泌增加,造成腹泻。 (2)豆粕等植物蛋白原料用量过高,动物性蛋白原料用量低或不使用,主要是豆粕等植物蛋白中含有大豆蛋白、β-大豆聚球蛋白等具很强的过敏抗原性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引起消化道损伤,使消化道上皮通透性发生改变,同时损伤的肠道粘膜上有益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病原菌则可以寄生;豆粕熟化质量不佳,其中含有的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以抑制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从而引起营养性腹泻。原料变质如霉烂、长虫、被污染等也可致其过敏而腹泻。 (3)营养物质中毒,主要是化学物质引起胃肠炎,从而引起腹泻。如饲料混合不均匀;矿物元素的粉碎粒度太粗;预混料加量过多均可引起中毒,造成消化道损伤;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平衡或缺乏,氨基酸、电解质不平衡,引起渗透压改变,酸碱平衡、水盐代谢失调,导致肠道菌群平衡失调,均可导致严重腹泻。 (4)营养性腹泻,一般饲料中或多少都存在一种或几种不利于动物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即抗营养因子。对于各种生理机能尚未完善健全的断奶仔猪来说,这些因子的危害比较明显。早期断奶仔猪饲喂湿法膨化大豆片或烘烤大豆粉,可以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有力地控制仔猪腹泻。而饲喂生大豆的仔猪,腹泻开始早,持续时间长、腹泻指数高。
3、疾病因素影响 仔猪进行断奶阶段,由于仔猪免疫系统部健全,仔猪的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蜂拥而至,如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仔猪红白痢、流行性腹泻、沙门菌、传染性胃肠炎、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猪瘟、蓝耳病、弓形虫病等等都可引发腹泻。
4、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腹泻 a、吃初乳不够。初生仔猪吮乳能力差,若在6小时内没吃到足够的初乳,则未获得免疫球蛋白,如仔猪寄养,还产生寄养应激,其抗病力下降。 b、补饲不及时。对仔猪补饲方案不合理或补饲不及时,其消化道适应性差而造成断奶后不能适应日粮的变化,出现断奶后腹泻。 c、圈舍消毒不严,清洁卫生差。特别在前批仔猪发生过腹泻的产房没严格消毒,易传染。清洁卫生差,病原微生物易大量繁殖,造成病原性腹泻。有些用户购买的仔猪是几个种猪场或者多家散养户的猪只放养在一起,更易传染疾病和产生应激。 d、舍温低或舍温变化大、湿度大。仔猪理想温度在26-30℃, 舍温变化大,如舍温变化超过4℃,易引起应激反应,在寒潮和突然气温变化等情况经常会出现阵发性的腹泻,湿度大可以加重温度的影响。
二、断奶仔猪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减少应激。断奶前后饲喂饲料尽量一致;断奶前后饲料投喂量不要太多或突然增加,应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将不同群的仔猪混在一起;与断奶舍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接近,在保育舍水泥地或漏缝地板上加木垫板,避免猪只肚皮直接接触水泥地而受凉;饲养密度不能过大;提早补饲、补铁、补水等,加强日常管理和消毒。 2、加强预防免疫。针对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做好疾病的预防免疫,保证肠道粘膜功能正常;做好母猪分娩前的免疫接种工作和产后母猪的护理。 ⑴母猪于产前40-45天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苗;于产前28天注射“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⑵待产母猪进入分娩舍前,必须对产栏和母猪进行彻底消毒,有条件的猪场可实行全进全出的方法,更有利于杜绝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感染。 ⑶在产前一周至产后一周的母猪饲料中添加药物。 ⑷母猪进分娩舍后和临产中,均应洗涤母猪的阴门、乳房、腹部。临产中擦洗并按摩乳房,挤掉奶头第一、二把奶,辅助仔猪吃上初乳,是防止母猪乳房炎和仔猪下痢的重要措施,尤其对第一胎母猪更重要。 3、配制营养全面的饲料。合理选择仔猪日粮原料,并严格控制豆粕等植物性蛋白原料用量,优先选用动物性蛋白饲料如优质鱼粉、血浆蛋白、DPS(肠膜蛋白粉)、乳糖、膨化大豆等优质蛋白质原料。3~5周龄断奶仔猪,乳清粉可用到15%~25%。20kg体重以上的仔猪,乳清粉用量可适当降低,植物蛋白如豆粕蛋白质含量降到20%以下;合理使用酸化剂。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酸化剂,能够弥补仔猪胃酸的不足,促进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有效控制由于胃酸分泌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及腹泻,进而促进仔猪生长;使用益生素。使用益生素在胃肠道内产生有机酸和其他抑制病原菌的物质,可以减缓仔猪应激反应,提高仔猪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使用酶制剂。在断奶仔猪日粮内添加一定糖酶、胃蛋白酶等,不但可补充内源酶的不足,同时可提高日粮中纤维素、果胶等难消化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4、选用优质饲料,避免高粗蛋白质。用户不要以粗蛋白质高低来评价乳仔猪料好坏, 好的乳仔猪料都是选用优质原料,提高饲料可消化性和可利用率。乳糖、乳清粉、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奶糖产品、优质鱼粉等原料对预防仔猪下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饲料中适当增加纤维和乳糖,可以抑止病原菌的生长,同时可以促进乳酸菌的增殖。同时,由于消化功能不足,饲料中加入酸化剂、益生素等非营养性添加剂及特定的抗生素对预防仔猪下痢、促进其生长具有明显的效果。 5、做好仔猪保健工作。仔猪出生后3天注射铁糖1-1.5毫升;15天再加强一次,注射2毫升,对仔猪因缺铁而造成的贫血、腹泻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应用现代饲料科技,使用含喷雾血浆蛋白、酶制小肽等成份的高质量乳猪料;给猪口服补液,调整机体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防脱水和酸中毒等;腹泻的仔猪容易脱水,少吃饲料,口服补液是一种有效方法,在饮水中除加入食盐、葡萄糖外,还可加入益生素(不要与药物一起使用)、乳糖、乳清粉、电解多维等物质,能起到提高猪的免疫力和降低应激,有助于病猪尽快康复。 6、发病后及时治疗。根据猪发病的症状,分析判断出是由饲料还是疾病造成。由饲料造成,停止使用饲料,饥饿12小时后饮葡萄糖盐水,少量多餐。由疾病造成,请兽医诊断,对症下药,及时隔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