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开发前景极为乐观。
1、经济价值
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的优点,又克服了野生母野猪仅在春季发情和人工圈养的下不易成活的难以发情的缺点。特种野猪肉香味浓,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后腿肉的脂肪只有家猪的50%,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2。5倍。亚油酸是人体最重要和必须的脂肪酸,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品摄取而获得的一种脂肪酸。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治疗冠心病的特效脂肪酸)。特种野猪作为猪家族中的一个新品种以及解决目前家猪生产跌入低谷需转换替代新品种的好机遇,作为外向型和旅游经济产品,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味的改变,特种野猪肉逐渐成为们追求的新保健食品,经常吃特种野猪肉能降低血脂,可以防治动脉硬化,销售势头很好,目前供不应求。如在发展推广后饲养批量大时可将特种野猪的腿加工成野猪火腿打入国内外市场。其他分割下的胴体进行真空包装加工成野猪风味腊肉条,可售到100元/kg,效益非凡。
2、生物学特性
特种野猪仔猪产下时身上有条纹,长大时猪毛呈黑色或褐红色、耳小、尾比家猪短,嘴较家猪长,毛密,蹄黑色,性较温驯;但公猪行动较家猪敏捷。同等体积比家猪重10%,瘦肉率比家猪高53。5%。“野猪”的背膘薄、板油少(只有家猪的六分之一),吃生食,头和腹部较小,日饲量仅为家猪的三分之一,合群性强、耐粗食、抗病能力比家猪强。年产仔2。25-2。5胎,每胎8-16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家猪的营养结构和肉质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对健康消费的需要。而野猪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为众人所知,人人爱吃。它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各类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人体所需的亚油酸含量高于家猪2.5倍,还含有抗癌物质锌、硒和亚油酸等。而且它以无污染的野草、红薯等为主食,是纯天然的绿色滋补保健食品,成为人们真正的“放心肉”而极为畅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