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临近,在中粮我买网上,美国黄色车厘子、澳洲牛排、法国红葡萄酒、北欧三文鱼等海外直采食品和国内优质农产品,销量不断增加。在这背后,中粮集团国际化的采购和物流能力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近年来,中粮将企业发展与世界粮食、食品供需形势连在一起,通过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着力成为“国际大粮商”。
2014年,中粮并购世界两大粮食企业引起业内关注。中粮联手厚朴投资、国际金融公司、淡马锡、渣打私募股权投资等财务投资人,收购尼德拉和来宝农业两家企业各51%的股份。尼德拉和来宝农业主要资产分布在巴西、阿根廷、黑海地区、印度尼西亚等粮油核心产区。
“中粮通过并购来宝和尼德拉,成为全球前列的粮食企业,实现了在南美洲、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的整体布局。”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目前,中粮总资产超过700亿美元,仓储能力1500万吨,年加工能力8400万吨,年港口中转能力4400万吨。资产和机构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涉及140多个国家,在海外有1万多名员工。同时,拥有包括种植、采购、仓储、物流和港口在内的全球生产采购平台和贸易网络。
“过去我们买 大豆,是在北京朝阳门打电话,今天则是通过尼德拉在阿根廷一线直接从农民手中买到,大大提升供应链效率,提高对中国粮食安全和供应的保障。”宁高宁说。
据了解,目前中粮正在对相关业务进行整合。整合后,中粮将在全球粮食原产地和拥有粮食最大需求增量的亚洲新兴市场之间建立稳定的粮食走廊。上游粮食供应能力可与国内港口码头、加工物流、品牌渠道结合,打通全球粮食产地到中国消费者的粮食通道。
“现在,中粮在海外经营的业务量已经超过国内的量,变成一家中国人控制的国际化企业,不仅为中国采购粮食,而且可以把南美的粮食卖到欧洲,把黑海地区的粮食卖到亚洲。”宁高宁说,中粮已实现将巴西的豆油销售到印度,将阿根廷的 豆粕销售到印度尼西亚,把捷克的小麦销售到英国。
中粮的发展是中国品牌走向国际的缩影。宁高宁表示,中粮品牌“走出去”,既紧密依托中国发展步伐加快,又受到自身业务和价值链的驱动。
“过去中粮仅仅服务于中国市场,今天的‘走出去’,是价值链的延伸,把海外产地采购、物流加工和中国连在一起。其中,有价值的创造,有更多的客户和消费者,在全球价值链上有比较强的定价、竞争能力,品牌影响将更大。这也是中国品牌走向国际的过程。”宁高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