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以后,按以往惯例,北方港口库存将进入消耗期,在产地农户处余粮释放后,后期粮源供应趋紧将推动粮价上涨。今年,随着购销结构的转变,南北方港口持续高库存状态对粮价形成了一定压制,后期港口购销节奏和玉米价格走势是否会遵循以往惯例?分析如下:
截止至5月25日,北方四港(锦州港、鲅鱼圈港、北良港、大窑湾港)玉米库存总数为366万吨,较去年同期偏高103万吨,12/13年新作上市以来,受陈粮结余库存较高和粮价走势疲弱等因素影响,作为主要粮源流向的港口,玉米库存总量始终维持较高水平,春节之后进入300万吨以上的常态,分析来看,主要由购销结构的转变导致,一是新作上市以来,陈粮库存较高,阻碍新粮向市场流通;二是华北优质玉米流入南方销区,东北玉米入关量下降;三是新作价格疲弱,贸易商去年经营亏损严重,在今年表象上看起来“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不敢入市,港口和临储成为粮源的主要流向;四是港口物流和仓储能力的不断升级,支持高库存常态化;五是铁路运价上涨后,南方销区饲料厂在港口提货意愿增强,港口贸易量较往年大增。六是储备玉米在港库存较高,接近370万吨玉米中去掉期货和储备玉米数量,贸易粮库存仅在280万吨左右。综合以上几点考虑,当前偏高的港口库存也是在情理之中,其对粮价的影响作用不宜过分夸大。
往年下半年,华北和东北基层粮源见底,市场玉米供应由农户转向贸易环节,在大环境下,北方港口到货将逐渐下降,加之受贸易环节的成本和心理预期支撑,玉米到港价格也呈上升态势。在供应减少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进入下半年,南北港口也便进入了库存消耗期。结合今年的市场情况分析,虽然市场购销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但6月份以后港口在购销节奏和价格运行方面仍会遵循以往惯例。
首先,虽然今年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带来东北玉米整体产量的增加,但由于粮食质量偏差,导致了12/13年东北玉米丰产不丰收;其次,虽然东北贸易环节库存较往年比偏低,但临储在东北累计入库量接近3000万吨,占东北玉米总产35%以上,如此大的收购“主体”介入,导致产地可流动粮源减少。
目前东北农户处余量不足两成,去掉一部分自留,后期可供应市场粮源十分有限,春耕后农户处最后一轮小高峰已经进入尾声,因此进入6月份后,港口将重现常年到货减少的现象,此外,今年产地贸易商玉米库存偏低,后期港口缺乏供应主体,将加重粮源的供应偏紧。
需求方面,禽流感疫情已经淡出,在国家两次启动冻肉收储后,生猪价格连续小幅反弹,下跌趋势被遏制,加之政府增强对养殖业的补贴和扶持力度,消费回暖将增加后期对玉米原料的需求。农业部公布4月份生猪存栏量44669万头,环比增长0.70%,同比下降1.4%,能繁母猪存栏量5013万头,环比回落0.40%,同比增加2.2%,虽然生猪存栏同比下降,能繁母猪存栏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后期对玉米存在刚性需求。
综上所述,下半年,市场供应主要靠贸易环节主导,玉米价格更多参考持粮成本和贸易环节的心理预期,进入“卖方市场”。目前北方港口库存虽然较高,但去掉期货粮、储备粮和部分饲料厂已经签订的合同粮外,后期可供应市场“纯粹”的贸易粮数量十分有限。从今年销区走货情况来看,在没有进口玉米和小麦替代的 “接替”下,养殖业更依赖玉米消费,广东港日均走货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加之南方沿海销区饲料厂港口提货数量的增加,都将加快未来北方港口玉米库存的消耗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