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于2012年6月饲养肉雏鸭2000只,当饲养到7月25日时,鸭群开始发病,共发病680只,发病率为34%,死亡246只,死亡率为36%。曾用磺胺嘧啶饮水未见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闭目呆立或卧地不起,羽毛蓬松,饮、食欲减少或废绝,有的排黄绿色稀便,后期呼吸加快,翅膀猛拍地,双脚后伸,在挣扎中死亡。
2病理剖检 剖检23只病鸭,肌肉呈紫红色,心包发炎,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肝脏呈黄红色,肿胀,边缘钝圆,质地脆软,有针尖大灰白色小点,有的肝表面覆盖一薄层灰色纤维素性膜,胆囊肥大,充满胆汁,肠管膨胀,充满气体和绿色稀粪,脾脏肿大有花斑。
3实验室诊断 3.1涂片镜检 采取自然死亡和扑杀病鸭的心血肝脏、脾脏涂片,分别以革兰氏、瑞氏法染色。镜检发现有革兰氏染色阴性,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的粗小杆菌。培养物制片镜检,亦可见到同样小杆菌。
3.2培养及生化特性 无菌采取心血,肝脏,脾脏.接种于乳糖胆盐培养基中,37度培养24小时,见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在普通琼脂中37度培养24小时,可见圆形、稍突起、湿润、灰白色、半透明状、边缘整齐的菌落;血液琼脂上细菌生长良好,不产生溶血环。此菌分解葡萄糖、乳糖、甘露醇、庶糖,产酸产气,不分解尿素,不产生硫化氢,枸缘酸盐利用试验阴性及MB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
3.3动物接种试验 将分离培养的菌株接种于血清肉汤培养中,24小时后,腹腔接种于1月龄的小鸡(0.2毫升/只)共6只,另有4只不接种作为对照。36日后试验组全部死亡,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与自然病例相似,从死亡鸡肝脏中仍能分离出大肠杆菌。
本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麦迪霉素、增效磺胺及红霉素不敏感。 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一系列措施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4防治措施 立即封锁鸭群后,从雏鸭群中挑出临床表现严重的病鸭、死鸭及鸭群排泄物焚化处理。对鸭舍、鸭群和用具等用0.2%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每天1次。
在治疗过程中,重点治疗与大群药物饮水防治相结合,在饮水中加入庆大霉素(12万国际单位/升)任鸭群自由饮水,对重点治疗鸭群,在药物饮水的同时,肌肉注射庆大霉素(3000国际单位),每天1次,连用3天,病鸭全部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