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几年来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将从近年黄羽肉鸡行业经营情况、黄羽肉鸡行业发展趋势、黄羽肉鸡行业面对的挑战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情况分别作出分析。
白羽肉鸡行业
2011年中国白羽肉鸡的出栏量为44亿只,比黄羽肉鸡的出栏量仅高1.5%;白羽鸡肉的产量为750万吨左右,占中国禽肉总产量的45%左右。
由于上半年鸡苗及肉鸡产业链价格的大幅下降,去年曾一度赚得“盆满钵满”的畜禽养殖行业今年中期业绩出现“哑火”,圣农发展净利润同比微增1.44%,前三季度预计将出现下滑;民和股份净利润下降83.85%,并预计公司2012年1-9月业绩将出现亏损。
相对于黄羽肉鸡,白羽肉鸡的养殖、屠宰分割、鸡肉制品深加工、冷冻冷藏、物流配送、批发零售等环节更具优势,并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白羽肉鸡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如火如荼。
圣农发展提出,在未来5年内将公司生产规模由现在的年产2.5亿羽肉鸡扩大至年产7.5亿羽肉鸡的战略规划。未来5年,公司将紧紧围绕福建北部地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羽肉鸡一条龙产业链,达到年生产饲料375万吨、年养殖祖代鸡16万套、年养殖父母代种鸡750万套、年饲养商品代肉鸡7.5亿羽、年屠宰加工肉鸡7.5亿羽的目标。
目前外商投资在我国建设的白羽肉鸡企业主要有正大集团、泰森食品、日本火腿集团等。正大集团在中国白羽肉鸡的养殖量和屠宰量达到3亿只左右,泰森食品也在中国建设3家企业,分别为泰森大龙食品、泰森新昌食品和江苏泰森食品。近两年嘉吉、福喜也开始在中国建设养殖和屠宰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完成后,肉鸡养殖量和屠宰量均将达到1亿只。
冰鲜产品
由于禽流感的威胁,消费者和相关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国内的部分大中城市已经逐渐取缔毛鸡现场屠宰销售的模式,改为供应光鸡的模式(如北京、上海),但行业尚未规范,不够成熟。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一些冰鲜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冰鲜鸡,而只能说是水盆鸡或冻鸡解冻充当冰鲜鸡。一些规模较大的厂家会经过遇冷、加冰、装篮等工艺生产冰鲜鸡,一些厂家则通过简单的流水线把生产出来的光鸡直接急冻、冻硬装篮充当冰鲜鸡,一些商贩甚至直接开车到养殖公司抓鸡就地进行屠宰,简单的去毛、放血、开膛/满膛来充当冰鲜鸡销售。
除个别大型屠宰厂引进了半自动生屠宰线和冷库外,目前大部分地区都以个体户为主,依靠手工屠宰,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生产成本低,其成本优势强于自动生产线的屠宰厂,屠宰场所基本处在近郊农村,以家庭作坊形式为主,较为隐蔽、分散,这些家庭作坊式肉鸡屠宰以简单的脱毛、放血为主,大部分以满膛形式送到终端农贸市场,在终端农贸市场进行分割销售。
冰鲜鸡、冻鸡的品种比较单一,基本都以肉杂、童子鸡、淘汰老鸡为主,工艺分为半净膛和全净膛两种,鸡副产品大部分以大白鸡为主的冻品为主,货源从山东、河南以及国外调入,冰鲜鸡主要销往酒店、饭店和饭堂;光鸡主要流向农贸市场和饭堂。
由于消费习惯差异、市场环境不同等原因,冰鲜鸡、冻鸡等屠宰产品在我国北方地区比较受欢迎,市场占有率高,但在南方地区,冰鲜鸡、冻鸡的新鲜度、风味、品种区分、健康程度等方面不如活鸡,同时又面对家庭作坊、小型屠宰厂等低成本产品无序竞争,冰鲜鸡、冻鸡在南方地区市场占有率远低于毛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