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的更新率及更新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养猪场户的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种猪每年都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更新。但许多养猪场户在进行引种时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必须加以重视。
一、要制定好周密的引种计划
在计划引种前,先要把所要引进的品种、数量确定下来,需要引多少、到什么地方引进,是本省还是外省,都要一清二楚,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盲从、随意,自己要有主见。
首先,引进后备母猪一般应选择正规种猪场。因为这些猪场培育的种猪质量有保证。但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查验种猪场资质。一般选择国家或省级正规种猪场比较可靠,这些种猪场都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有的还有种猪健康证明。
其次,选购的后备母猪要符合所引品种的基本特征,在毛色、体型、头形、耳形、四肢等方面注意鉴别。选择生长发育正常,精神活泼的个体。应注意体况正常,体型匀称,躯体前、中、后三部分过渡连接自然;被毛光泽度好、柔软、有韧性;皮肤有弹性、无皱纹、不过薄、不松驰;体质健康,性情活泼,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口、眼、鼻、生殖孔、排泄孔无异常排泄物粘连;无瞎眼、跛行、外伤;无脓肿、疤痕、无癣虱、疝气和异嗜癖。如果体型较小、个体大小差异明显、体质瘦弱、被毛粗乱逆立、缺少光泽、粘连尿粪污物等,很可能有品质遗传因素,或生长发育不良,或患有寄生虫病,或有潜在疾患,或在疾病初期,或饲养管理差、有恶习怪癖,这样的种猪不要选购。所选购的后备母猪乳房应发育良好、排列整齐、匀称、左右间隔适当。有效乳头数量7~8对,不能少于7对,无假乳头、瘪乳头、瞎乳头,不能患有遗传性疾病等。
在购买种猪的同时,不要忘记向种猪场索要种猪的相关资料,如种猪系谱、产地和运输检疫证明、车辆消毒证明、购猪收款发票、特定疫病检测证明、饲养管理和饲料配方等。一方面当发生意外、问题和矛盾后,需要寻求保护和解决,这是最有用的材料。另一方面通过种猪系谱,不仅可以了解亲缘关系,避免近亲繁殖,便于制订配种计划,而且通过检查耳号,看母猪卡记录内容与场家实际介绍的日龄、体重是否相符,可以初步掌握该场猪种品质和生长发育情况,侧面反映猪场管理水平的高低。
在引进后备母猪前要准备好隔离栏舍。根椐目前疫病流行情况,从外引进猪只都要先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无病才能与原有猪群合群饲养。因此,在引种前一个月就要准备一个隔离栏舍,选择距离本场1000米的地方预备一个隔离栏舍。隔离观察不得少于40天。先将栏内原有猪群清除腾空,一头不留,用高压水枪冲洗猪舍的地面、猪栏、墙壁、房顶及周围环境,饲养用具洗刷干净,然后用药物彻底消毒,空舍30天以上。在引进种猪前1周,再次药物消毒1次,备用。各种用具配备齐全。
二、后备母猪的安全运输
运输车辆在装猪前必须彻底冲洗、消毒,待干后再装猪,密度不宜过大,以免互相挤压受伤。跨省长途运输一定要安全,因长途运输对猪应激很大,冬春季注意防寒保温,夏秋季注意防暑降温,途中不宜停留,尤其不要在养猪密集区和路边店停留,应日夜兼程,直奔目的地。运输计划要周密,并掌握道路交通情况。注意避开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冬季早春选择气温较高的白天运输,夏季避开中午高温闷热天气,选择早晨或傍晚运输。上车启运前,不宜喂得太饱,但也不能停喂,以七八成饱为宜。驱赶捕捉要小心,防止损伤猪只,途中要防止堆挤压伤等意外现象的发生。
三、搞好新引进后备母猪的饲养
新引进的后备母猪到达本场后,先放入隔离栏舍饲养观察。猪下车后,不驱赶、不惊吓,任其自由活动、休息,熟悉新环境,指定安排专人负责饲养管理。保持人员相对的独立和稳定,不得相互串岗作业。供给清洁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5%葡萄糖、0.3%食盐、电解多维,让其自由饮用。引进的第1天,投喂少量青饲料,控制商品饲料喂量,5~7天后逐渐过渡到正常喂量。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防疫保健药品如氟苯尼考、泰乐菌素等抗菌素,连用5~7天。应该使用专用的后备种猪饲料,6月龄、90kg体重以前自由采食,6~8月龄、90公斤体重以后适当限饲,每天喂量2.5公斤左右。8月龄后短期优饲,促其发情。
隔离适应饲养观察期间,必须每天仔细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要注意其精神状态、饮食欲情况及行为表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消毒、疫病处理、各种免疫等等。对不适宜种用或有生理缺陷的,单独饲养,作出淘汰计划。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