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豆粕和发酵豆粕的特性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二种。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而水份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按照国家标准,豆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豆粕、二级豆粕和三级豆粕。从目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的情况看,目前年国内豆粕加工总量(不含进口豆粕)大约为1000万吨,其中一级豆粕大约占20%,二级豆粕占75%左右,三级豆粕约占5%,三个等级豆粕流通量的变化主要与大豆的品质有关。从不同等级豆粕的市场需求情况看,国内少数有实力的大型饲料厂使用一级豆粕,大多数饲料厂目前主要使用二级豆粕(蛋白含量43%),二级豆粕仍是国内豆粕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三级豆粕已很少使用。 豆粕一般呈不规则碎片状,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豆粕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 发酵豆粕是为提高豆粕消化率, 降低其抗营养因子, 经一定工艺和技术手段发酵后的豆粕。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二、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加工 (1)豆粕的一般加工流程油脂厂购入大豆→去杂→破碎→加温并调整水分含量→压成片并继续调整水分→加溶剂喷淋以淬取豆油→脱溶剂→豆粕生成。 在豆粕的加工工艺中, 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豆粕中蛋白质的含量, 并且直接影响豆粕质量的好坏和使用效果。根据烘烤过程中是否掺杂了大豆种皮, 豆粕还可分为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 二者主要区别是蛋白质水平不同。 (2)发酵豆粕的一般加工流程豆粕加水拌匀→蒸煮→接种→发酵及后熟→干燥→磨粉→包装。 主要设备有拌料器、蒸煮锅、发酵器、流化干燥床、粉碎机和包装机等。 发酵豆粕的指标要求: 发酵豆粕中蛋白质的KOH 溶解度为95%以上; 多糖也可以溶解; 气味与口感及适口性良好, 无豆腥味。 三、豆粕与发酵豆粕的利用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能够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饲养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玉米、豆粕的简单混合食物与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的价值。最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 饲用豆粕一般是高温豆粕, 蛋白变性比较严重, 溶解性较差, 会影响蛋白的消化, 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和胀气因子, 这些对于畜禽, 特别是对幼仔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由于豆粕蛋白来源量大, 相对于鱼粉来讲价格较低, 是饲料配比中主要的蛋白来源, 目前尚无更好的替代品。因此对豆粕加以改良, 提高其消化率, 降低其抗营养因子, 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 将豆粕进行发酵, 便是其中的一个改良方法。发酵豆粕具有以下优点:①提高了豆粕蛋白的溶解度, 利于消化; ②减小了豆粕中蛋白的分子量, 其中的一部分已达到小肽水平甚至氨基酸水平, 可以直接被动物吸收; ③发酵豆粕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和鲜味, 有一定的诱食作用, 适口性较好; ④豆粕中一些多糖分子也在发酵过程中得到了分解, 这对于动物的消化也是有利的, 特别是一些胀气因子, 也被微生物在发酵中降解, 这是其他工艺所不能达到的。 四、豆粕功效成分的综合开发 近年来,人们针对豆粕、发酵豆粕和脱脂豆粕中的功效成份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从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 2、以豆粕为主料制备生物活性蛋白 3、豆粕经过加热处理制备大豆蛋白 4、液体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