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翀 北京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
腹泻是牛场犊牛期饲养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健康问题之一,也是牛场中导致犊牛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犊牛腹泻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犊牛腹泻的原因很多,表现出的严重程度各异,可从最轻微的消化不良到致死性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犊牛腹泻不仅严重危害犊牛健康,而且犊牛死亡、治疗费用和治愈犊牛长期生长发育不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牛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据报道,世界范围内的奶牛场犊牛腹泻发病率20%~100%不等。所以,对于奶牛场,犊牛腹泻的防治是犊牛饲养管理的重中之重。犊牛腹泻的高发期为1月龄内,但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一、 症状
犊牛腹泻因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根据病程可从稀软粪便至半昏迷状态表现多样(图1)。发病初期,犊牛排出稀软、水样粪便;随着病程的发展,犊牛可能表现出脱水的症状(如眼窝下陷、黏膜干燥、被毛焦燥等);随着脱水状况的加重,患犊可能表现出末梢发凉、食欲减退或废绝、喜卧或难以站立、昏迷等症状。
二、 原因
已知可导致犊牛腹泻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1)非感染性因素,(2)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管理因素和营养因素,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原虫性和其他因素。在控制感染性犊牛腹泻时,必须考虑非感染性因素,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1.非感染性因素
所谓的非感染性因素,可以理解为管理的不足。新生犊牛饲喂不当、饲养环境恶劣或护理不当等均可导致犊牛腹泻爆发。最常见的原因如下:
(1) 管理因素怀孕后期母牛的营养不足,不能满足其能量及蛋白的需要量;同时,因摄入的VA、VE和微量元素不足,均可严重影响初乳的产量和质量。产犊环境和犊牛饲养环境恶劣,泥泞、肮脏、青年牛和成母牛混用产圈、应激等环境因素易使犊牛接触感染性病原,继而引发腹泻。难产的犊牛、天气恶劣时,犊牛需加强护理,否则易患腹泻。初乳质量差、饲喂量不足、饲喂时间不当等管理因素也是导致犊牛腹泻的因素。
(2) 营养因素在环境条件恶劣时,应转变犊牛的护理方式以满足犊牛的需要。任何常规饲喂习惯的变化,均可导致犊牛营养性腹泻。如饲喂时间间隔的延长,犊牛可能因过度饥饿而采食过量的牛奶,导致犊牛排出灰白色稀软粪便,呈营养性腹泻表现。所排出的灰白色稀软粪便为流经肠道未被消化的牛奶。
2.感染性因素
细菌、病毒和原虫是犊牛腹泻最常见的感染性因素。一般情况下,患犊会同时感染多种病原。通常,可从粪样或病死犊牛的小肠分离到这些细菌、病毒或原虫,但其中部分微生物也可在健康犊牛或成年分离到。实验室诊断可有助于防控和治疗方案,并可用于分析其来源。如分离到沙门氏菌时,可通过药敏试验确定抗生素治疗方案,但对于病毒和原虫感染的患牛,抗生素治疗无效。下文中对常见的犊牛腹泻病原进行简单的描述,可根据常见病原的发病时间初步确定其可能的病原,但粪便的性状、颜色等常与病原相关性不大。
(1) 细菌
1大肠杆菌
●绝大多数犊牛于5日龄内发病;
●多种大肠杆菌可引发犊牛腹泻,有些为常在菌,可导致败血症;新生犊牛腹泻的最常见病原菌为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ETEC的菌毛抗原可粘附于肠绒毛表面,其黏附素主要为F5(原名K99);
●ETEC引发的新生犊牛腹泻发病迅速,病程短,从表现出虚弱、腹泻、脱水至死亡常不超过24小时;
●患犊常在腹泻前表现出严重的脱水症状,部分病例死亡前无腹泻症状;
●抗生素治疗多无效,液体疗法可有效降低患犊的死亡率;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也可引起犊牛腹泻。
2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不仅是犊牛腹泻的一种重要病原,也是犊牛败血症的一种重要病原之一,还可引发肺炎;
●对于犊牛腹泻,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是其重要病原;
●可用抗生素预防本病;
●沙门氏菌引发的犊牛腹泻多见于15日龄以上犊牛;
●患犊粪便内可见血液和脱落的肠黏膜;
●患犊治疗反应不明显,病程常持续1~2周;
●都柏林沙门氏菌感染的患犊,可能使其终生携带病原并向外散播;
●可从未经巴氏消毒的废奶中分离到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人类(尤其是儿童)接触排菌的患犊,可发生沙门氏菌病。
3梭菌
●多种产气荚膜梭菌可导致犊牛腹泻,主要为产气荚膜梭菌B型、C型和D型;
●最为典型的病例,发病突然,可表现为猝死或虚弱;
●犊牛死亡前可见急腹痛或神经症状;
●剖检可见典型的小肠出血症状。
(2) 病毒
1轮状病毒
●30日龄内的犊牛粪便中多可分离到轮状病毒;
●感染犊牛不一定发生腹泻;
●轮状病毒引发的犊牛腹泻多发于5~15日龄;
●饲喂免疫母牛的初乳有保护作用;
●虽然轮状病毒感染的犊牛病程较短,但对肠黏膜破坏严重。
2冠状病毒
●与轮状病毒一样,冠状病毒也可在多数犊牛粪便内分离到,但不是所有感染犊牛都发病;
●冠状病毒感染的犊牛对肠道造成的损伤较轮状病毒更严重,所以容易造成继发感染引起严重的腹泻;
●粪便性状和腹泻发生时间与轮状病毒感染相似;
●饲喂免疫母牛的初乳有保护作用;
●有证据表明,成牛冬痢与冠状病毒有关。
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虽能导致犊牛腹泻,但并非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
●如犊牛出生后短期内感染,可能引发4~10周龄犊牛出血性肠炎;
●本病毒也可引发断奶犊牛肺炎。
(3) 原虫
1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对犊牛来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寄生虫,可为犊牛腹泻的原发病因,也可为继发病因;
●发病犊牛多为出生后短期内感染,腹泻多见于5~30日龄犊牛;
●可粪检确诊;
●可在环境中存活;
●被动免疫差、受到冷应激或营养不良的犊牛易感;
●初乳饲喂管理对该病原的影响不大;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
●很多犊牛呈隐性感染过程;
●有些预防性药物可延缓卵囊的排出;
●可感染人,引发腹泻。
2球虫
●艾美尔球虫引起的犊牛腹泻多发于21日龄后,也可见于4~6月龄;
●亚临床感染的犊牛抵抗力下降,生长率低;
●一旦发病,难以治疗;
●可用药物预防。
3贾地鞭毛虫
●贾地鞭毛虫引发犊牛腹泻的病例较少;
●可导致2~4周龄的犊牛腹泻;
●健康犊牛粪便内也可分离到贾地鞭毛虫。
(4) 其他
霉菌和酵母菌
●霉菌和酵母偶可见于剖检犊牛的胃部和肠道;
●通常认为真菌并非犊牛腹泻的原发病原;
●多由治疗时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导致,偶可见于口服补液治疗后。
三、治疗
虽然犊牛腹泻的原因复杂,但其临床表现以肠炎和脱水为主。腹泻犊牛死亡的原因主要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多非病原感染导致。所以,治疗犊牛腹泻时应以纠正脱水状况和调节电解质平衡为主。
1.液体疗法
患犊的脱水程度可根据其精神状态、眼窝下陷程度和皮肤弹性试验来判断,同时也可通过患犊临床表现判断其体内酸碱平衡状况,判断方法参见表1和表2。根据脱水程度和酸碱平衡状况,可选择适当的补液方式。通常情况下,脱水8%以下的患犊可通过口服方式补液(ORT);脱水超过8%时,需结合静脉输液(IV)和口服补液的方式纠正脱水状况和酸碱平衡。
口服补液治疗时,用量可按2升/次,3~6次/天给予;脱水严重者,需计算补液量。计算方法为:
所需补液量=脱水状态+ 治疗期间失水+ 正常维持需要= 脱水 % × 体重+ 60 ~ 80毫升/千克/天 + 失水/天
正常情况下,犊牛每天失水量可按2升计算。以体重40千克,脱水10%的腹泻犊牛为例:补液量=10%×40+60×40+2=8.4升。
因脱水超过8%,犊牛需部分静脉补液,治疗时可3升液体IV,5.4升液体ORT。
补碱量计算方法为:
碱缺失量=酸中毒%×体重×0.6(酸中毒%=正常HCO3-—实测HCO3-或根据表2得出的估计值)
以体重40千克,酸中毒10%的犊牛为例:补碱量=10×40×0.6=240毫摩尔HCO3-。
2 抗生素疗法
抗生素对腹泻犊牛的治疗效果不定,与其原因有直接关系。除沙门氏菌引起的犊牛腹泻外,其他多无治疗意义。
3 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犊牛腹泻,治疗时可配合使用一些抗炎药物和吸附剂。目前市场上可用的抗炎药物主要为第三代氟尼辛及第四代抗炎药物美洛昔康;吸附剂可用活性炭、高岭土等,口投给药。
四、 预防
因犊牛腹泻可由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导致,故其预防需从饲养管理、初乳饲喂好环境管理等多方面考虑。
1.饲养管理
预防犊牛腹泻首先应从怀孕母牛开始,怀孕后期的母牛日粮中的能量、蛋白、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配比应平衡。要考虑奶牛饲养过程中所面临的应激问题,尽量避免应激的发生。规范的饲养管理确保日粮满足怀孕母牛的营养需要,避免产出弱犊,改善奶牛初乳质量,结合良好的初乳饲喂规程,可有效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对于犊牛,饲养方式、新生犊牛护理、犊牛舒适度等均需高度重视。在规模化牛场,哺乳期犊牛多用独立的犊牛岛单独饲养,断奶后犊牛按月龄段混饲。哺乳期使用高床犊牛岛单独饲养的犊牛,病原污染机会较少,可有效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
2.初乳饲喂
对于部分犊牛腹泻的病原,初乳饲喂管理可有效降低其感染率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初乳的饲喂,可遵循“3Q”原则,即及时(Quickness)、足量(Quantity)和质量(Quality),及时指犊牛出生后2小时内饲喂优质初乳、足量指饲喂量达体重10%、质量指饲喂优质初乳,所谓优质初乳指IgG含量达50毫克/毫升 的初乳(尽量饲喂经产牛初乳)。
3.环境管理
病史分析结果发现,犊牛腹泻的爆发多与“恶劣天气”有关。但天气状况多不可预测,并不可控。但对于犊牛出生、生长的环境,是可控的。新生犊牛需在干燥、干净的环境内出生和生长,以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对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确保新生犊牛和哺乳期犊牛生长发育的环境干燥、干净,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管理好的牛场,可设立独立产圈以确保产犊规范。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犊牛饲养环境中的通风、保暖、降温等也可为犊牛期生长发育提供有力的保障,避免犊牛腹泻的发生。
虽然犊牛腹泻是犊牛饲养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但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可有些降低其发病率,通过标准化治疗规程,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规范化预防措施和标准化治疗规程,是降低犊牛腹泻发病率,减少犊牛死淘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