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告
蹄是牛的重要支柱器官。其坚实的角质壳,具有保护知觉部和支持牛体重的作用。蹄病的防治在牛饲养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生蹄病的因素 一蹄病与遗传育种的关系 蹄病的遗传性已愈来愈多的被人们重视。不同品种的牛,蹄病的易感性各不相同。研究表明:美国、加拿大黑白花牛蹄病发生相对较少,红白花牛次之,荷兰黑白花牛发病最多。就蹄病本身而言,有些蹄病如蹄叶炎、指(趾)间增生及螺旋状变形蹄有遗传;指(趾)间增殖物明显大者有遗传性;两后外侧趾都发生变形者也有遗传性;发生过蹄叶炎的牛易复发;不同家族牛的遗传性不同。 二 蹄病与环境的关系 圈舍的卫生条件、湿度、地面的硬度及圈舍大小,均直接影响牛蹄的健康状况。 1 、 夏秋季节雨水较多,气候暑湿,圈舍泥泞,粪便淤积、发酵,卫生条件较差,牛蹄长期浸渍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蹄病。 2 、 圈舍阴暗潮湿,通风不畅,氨气集聚,氨使角质蛋白分解变性成为死角质,则蹄底变质呈粉末状,临床上所谓 “ 粉蹄 ” 即是。 3 、 牛长期站于水泥地面,易使软化角质过度磨损,造成蹄底严重挫伤。因此牛喜在软地、泥水中站立,使角质软化,同时蹄底伤口受到严重污染,易引发更严重的蹄病,甚至使肢体发病。 4 、 圈舍过小,牛运动量不足,影响牛蹄的正常磨损,易造成各种蹄变形。 三 蹄病与营养的关系 日粮中的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蹄病的发生。其诱发的蹄病治疗起来也很困难。 1 、 饲料霉败变质可引发蹄病。 2 、 饲料中矿物质缺乏,特别是钙磷含量不足、比例不当,引发临床上骨质疏松,导致蹄病发生等。 四 蹄病与管理的关系 因管理不完善,防疫措施不严,致使传染病、寄生虫等病的流行和传播,常可引发蹄病。如口蹄疫、坏死杆菌病等。另外因人为采精、修蹄及相应设施不合理,也可引发蹄病。 蹄病的临床症状及常规诊治 一 临床症状 蹄病的典型表现为红、肿、热、痛,进而造成功能障碍,形成支跛和运跛,负重及采精困难,重者引发全身病症,不能爬跨,无法进行采精。 二 蹄病的诊断方法 1 、 蹄部检查 ( 1 )蹄温检查法 用手背感触蹄前壁、蹄侧壁、蹄踵和蹄冠,温度较正常增高者,证明局部有炎症。 ( 2 )指(趾)动脉检查法 若蹄部有炎性疾病时,该动脉搏动强盛 ( 3 )蹄内痛觉检查法 先用检蹄钳对蹄壁各处施行短而断续的敲打,再用检蹄钳对蹄匣进行钳压,注意观察对蹄壁、蹄底、蹄支、蹄叉、蹄踵等各部位钳压后的疼痛反应。若有炎性病变,则患肢显著回缩,或臀部、股部肌肉反射性回缩。 ( 4 )传导麻醉检查法 球节下部指(趾)神经支麻醉后,蹄跛行消失,则病变在蹄内;球节上部掌(跖)神经麻醉后,跛行消失,病变在球节上部。 2 、 站立检查 牛站于平坦地面,注意前、后、左、右仔细观察负重姿势,患肢前伸则病变位于蹄前部或蹄尖部(蹄壁真皮炎)或蹄上部的关节部;患肢后踏,病变应位于蹄的后部(如蹄底刺创、钉伤等);患肢外展可能蹄外侧壁发生炎症;患肢内收,可能蹄内壁有炎症。 3 、 运动检查 在平坦地面上牵引牛漫步和快步走,通过观察跛行情况来判断,一侧前肢负重瞬间,牛低头说明该侧为健肢,相反抬头则为患肢;一侧后肢负重瞬间,该侧臀部下沉,说明其为健肢,否则为患肢。判断出患肢后,再用上述方法确定是否该侧患肢的蹄部是否发生病变,以便于确诊后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