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养殖户,是否会考虑从网上购买
饲料?一个大型
猪场的技术总监明确表示“不会”,理由是“买
饲料又不像买衣服、买本书那么简单。”
这两年在中央一号文件等政策鼓励下,联想、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加速布局农业电商,但发力点要么是生鲜农产品,要么是农业互联网金融。
饲料电商并未没有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发展可以用“不温不火”来形容。
去年我曾写了一篇文章,评论时下
饲料电商的一些做法,核心观点就是:把“互联网+
饲料”等同于“在互联网上卖
饲料”,很难真正颠覆
饲料业。其实无论是自建平台,还是接入第三方平台,
饲料企业布局
饲料电商都无法回避六个难题:第一,
饲料企业普遍不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也就意味着烧钱的事做不来;第二,
饲料的物流成本偏高,供应半径也小;第三,
饲料保质期短,退换货成本太高;第四,传统采销模式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尤其在养殖户普遍需要资金支持的前提下;第五,
饲料是非标产品,信任建立需要时间;第六,传统
饲料企业还没有找到妥善解决线上与线下的营销冲突的方法。
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大数据、产业生态和专业服务,以价值经济为主要盈利模式。目前
饲料电商平台主要卖的是添加剂预混合
饲料,因为产品利润相对可观,通过打价格牌,能够拉动销量,但缺少必要的服务手段,又未能妥善解决上述六大问题没,因此发展受阻,规模不大,未成气候。全价料电商就更难打开市场局面了。一些曾经对
饲料电商抱有很高期待的企业问我,这条路是不是行不通?在我看来,理论上是行得通,但为了卖而卖,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互联网+”关注的一定不是互联网本身,而是要关注“+”后面的行业机会,解决痛点才意味抓住机会。互联网不是万能神药,如果脱离行业特性,那互联网对行业并没有多大意义。
我的观点是:互联网对于
饲料业的改造不能局限在缩短厂家到养殖户距离的营销层面,而是全方位的。目前新希望六和、大北农正在做的事情,让我更加坚定了这个判断。
2014年大北农正式宣布互联网战略转型,利用自身在行业的品牌、渠道、资源优势,在传统的农牧业基础上培植一个依托于互联网的全新商业模式。今年5月19日,大北农正式上线猪联网2.0版。用邵根伙博士的话来说,此举是要建立
养猪业生态圈,打通
猪场、金融机构、屠宰场、中间商、厂商五个部分,形成闭环,目标是齐聚1亿头
生猪、20万养户、1000家
养猪服务商、5000家屠宰企业。可以理解为,猪联网2.0是一个服务平台,重点解决
猪场生产效率低、产业信息不对称、融资难的三大痛点。大北农解决痛点的思路是,把
生猪产业链各环节整合在一块,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生态圈,优势互补,各取所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猪联网不过是大北农撬动农牧业的一个支点。大北农更大的目标是:通过猪联网,掌握更多的产业资源和庞大的受众群体,由养殖户发起需求,生态圈响应。农资和
生猪交易平台——“智农商城”可切入养殖交易行为,实现大量引流、提高转化率。依托自建的猪联网、智农网、进销财等网络平台累积的大数据,大北农能够对客户群体进行信用评级,并提供资信评估、小额贷款、支付结算和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反过来也会对大北农的主业有显而易见的带动作用。
事实上,金融最有可能成为产业服务的制高点(这里多说一句,温氏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在大北农常务副总裁薛素文看来,“谁是农村金融的主导者,谁就是产业链的主导者。谁充分利用了农村金融的杠杆,谁就在产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另一家传统农牧企业——新希望六和已经尝到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甜头。今年1月份新希望六和正式成立了新希望(天津)惠农科技公司,正式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领域,3月18日上线“希望金融”p2p 平台。仅2个月时间,“希望金融”累计总投资金额有4800万元,发标的主体是养殖户、
饲料经销商和上游供应商。据齐鲁证券研报预测,“希望金融”2015年的交易额有望达到5亿元到10亿元。而整个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空间估算达到2万亿。
新希望六和从2013年开始实施产销分离的重大战略转型,由“公司+农户”快速调整到“基地+终端”模式,聚焦养殖端效率的提升和消费终端渠道的拓展。高调推出的“福达计划”则是基地端改革最重要的载体,目的是构建开放式的云养殖平台,为养殖户提供一揽子养殖综合解决方案,也为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起到“发现客户”的作用。从运行来看,新希望六和的“福达计划”跟大北农的“猪联网”有颇多相似之处。
与大北农打造智慧
养猪生态圈有所不同的是,新希望六和对互联网跨界整合持保持开放态度,积极把产业链拓展至消费端,解决农牧企业最头疼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此前,新希望六和已经跟京东、天猫等大型电商平台,与滋生活、北京百镒通等O2O企业达成合作。今年5月,新希望六和与一亩田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新希望六和O2O业务做深做透,为流通领域除去中间环节,帮助消费者降低成本。
新希望意在构建全产业链生态系统的闭环运营。不妨举个例子,如果你
养猪,新希望六和的“福达计划”可以给你提供专业
养猪服务,“希望金融”可以给你提供资金扶持,你可以选择购买新希望六和的猪苗、
饲料、
兽药等农资。等你卖猪的时候,新希望六和可以帮你与屠宰场实现直接对接。如果你的
猪肉质量(有屠宰场分为10个等级,每个等级一公斤相差1.5毛)更好,可以在京东等电商平台实现溢价销售。跟一亩田合作以后,未来新希望六和如果在产业场景化、智能化及安全溯源上有更多作为,那么它在订单农业、品牌肉领域将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大北农、新希望六和互联网战略转型的路径,可以洞察传统农牧企业在向“互联网+”转型时应该遵循的逻辑——做开放平台,提升生产、交易、融资、流通效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整合自身体系内的资源。在路径上,大北农、新希望六和实际上打造的是O2O 发展模式,基于互联网开展
养猪服务和金融服务,线下有庞大的地面团队,做好养殖服务、金融服务等工作,线上解决农产品流通分散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终实现农牧供应链的利润合理分配。
有
饲料企业的朋友将信将疑地问我,这两家企业能做成吗?我的看法是:这取决于这两家企业高层变革的决心,取决于对风险和收益的容忍度,取决于核心团队是否具备平台思维、创新能力,更取决于产品、服务是否被真正认可——即养殖户是否真心接纳它们,能否主动参与到他们的宏伟计划中。
如果互联网战略转型能够顺利推进,这两家企业跟一般的
饲料企业将不在同一维度竞争,而是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和玩法为农牧产业链各环节(核心是养殖环节)提供全新体验,从根本上动摇竞争对手的用户基础。这里多说一句,如日中天的温氏就是依靠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取胜的范例。当然,这种互联网战略转型不一定马上成功,但是有潜力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爆发点,并重塑行业生态与格局。
可是,不涉足互联网是不是意味着毫无机会?其实互联网本质还是工具,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拥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持续创新的能力,仍然是
饲料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何况,绝大多数
饲料企业不具备大北农、新希望六和实现互联网战略转型的基础与条件。即便强如大北农、新希望六和,目前不过只领先了一小步,蓝图宏伟,但前路依旧崎岖。
原标题:当
饲料企业遇上“互联网+”:谁能站在风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