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联网。增加效益当物联网成为养猪场的“猪倌”,给养殖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养一万头猪,以前16个人,现在只要一个人。
以一家年出栏生猪5万头的企业为例,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每年节省人力成本60万元,降低生产资料成本80万元,增加经济效益500万元。
整个猪舍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工人;猪食从成分搭配到输送分配都是全自动进行;站在猪舍门外一点异味都闻不到,整个猪舍地上看不到猪粪的影子;猪舍全年保持恒温恒湿;由母猪接触公猪的次数,可以自动判断出发情和排卵的精确日期……这一切,只需要几个工人坐在电脑前按几个开关就能全部完成。
这是记者近日在夏溪农场附近的常州市枫华牧业看到的场景:高科技物联网技术当上了养猪场的“猪倌”。
一万头猪的喂食、清粪等工作,一个人就能全搞定
(江苏)常州市枫华牧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9年,拥有基础母猪群2500头,年出栏生猪5万多头,公司是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
“我们的猪舍布局充分考虑了动物福利,全场整套引进美国智能化养猪设施,全自动喂料、全封闭、全漏缝、全自动环境控制。”枫华牧业总经理助理吕向阳介绍,以前喂猪需要工人一个一个猪圈喂过去,人工耗费多,饲料也有浪费,现在他们能实现自动定时定量喂养。以往,养一万头猪需要16个工人,而现在,所有这些事情,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清扫猪圈也是过去养猪最耗费人力的工作,而枫华牧业使用的智能化养殖设备不需要人工打扫,全漏粪设施就像在每个猪舍下安装了个抽水马桶,达到一定量就自动排到专门的设备中,制造沼气、沼液等方便循环利用,猪舍里不会有粪便残留。
“即便遇到极端天气,猪舍的温度也能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吕向阳介绍,智能养殖系统能对猪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进行监控,一旦有指标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开启地暖或水空调或空气过滤设备等,进行调节。“这套智能化养殖系统,让人工喂食、人工清扫猪舍、人工拿着水管为猪舍降温等成为过去,一切全靠机器就能自动完成,养殖一万头猪现在一个人就能搞定。”
这儿公猪的待遇“高大上”,吃住都是“私人订制”
前面说的只是智能化养殖系统为5万头出栏生猪提供的待遇,而对于枫华牧业担负着繁衍重任的基础母猪来说,智能化养殖系统为它们带来的可以说是VIP级别的生活。
“我们每头母猪都有一个电子耳标,我们的系统通过耳标识别,为每一头母猪量身定制它们一天的生活的,实现精准管理。”吕向阳告诉记者,和普通猪吃“大锅饭”不同,这儿的每一头母猪吃的都是“私人订制”。每个基础母猪的猪舍都有进食间,只能一头母猪进入,母猪进入后系统会根据耳标识别母猪,根据母猪的年龄、体重、营养状况、是否怀孕等调配食物中的营养结构,并根据母猪每天的食量分配食物。此外系统还会对母猪建立档案并进行追踪,每天的采食量、体重等都有记录,遇到需要打疫苗、疾病或者待产等情况还会自动发出警报。
当然,母猪的精准管理不仅仅只是饮食这么简单。“过去判断母猪发情完全是根据技术员的经验,很容易出现误判断,错过最佳受孕期。”吕向阳表示,智能养殖系统会监测每头临近发情期的母猪,根据母猪触碰公猪的频率,判断母猪的发情期和排卵期。“再加上有经验技术员的判断,成功率能大大提升。”
相比母猪,公猪的待遇更是“高大上”,在享受母猪所有现有待遇的基础上,公猪的住宿条件更佳,全封闭的猪舍连工作人员都无法随便进入,从投食到取精所有都是全自动进行,“连进入公猪宿舍的空气都是经过过滤的,空气质量标准达到了手术室的标准。”
智能化养殖,节约的不仅是成本,还能提高质量
农业智能化虽然在常州还不普及,但枫华牧业已经走在了前列。
“智能化养殖系统使用这一年多来,带来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吕向阳介绍,以武进区嘉泽镇夏溪农场基地为例,规模为2000头核心母猪群,年出栏各类生猪约50000头,采用智能化饲养模式,每年可节省人力成本达60余万元。通过智能化系统的运用,每年降低生产资料成本80余万元。然而节约成本还是不是最重要的,智能化养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品质,母猪大群智能化饲养可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提高母猪产仔率和生猪成活率,全年综合可增加经济效益达500余万元。
当然,如果你想知道物联网养出来的猪,口感怎么样?贵不贵?可以这么说,口感和卖价跟传统养殖的猪肉差不多,物联网的好处其实就是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