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关转基因技术和安全的争议持续不断,甚至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转基因食品安全到底谁说了算?中国科协昨日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论坛上,多位专家称,应该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说了算,让科学回归科学。也有专家表示,口舌之争拖慢了产业化进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大昉在上述论坛上表示,应该“让科学回归科学”,大家对转基因食品有很多质疑或担心,实践证明,经过科学评估、依法审批的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风险可以预防和控制。“每年亿万公顷土地种植转基因作物,数亿吨转基因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数十亿人群食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到目前为止确实没有发现任何有真正科学证据的安全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食品安全局等每年都公布大量的报告来讨论转基因安全问题,都有类似的结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已经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作物相比于常规作物会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更多的潜在的和间接的风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卓勤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转基因产品按功能可以分成三类:环境适应性的,如抗虫、抗病、抗盐、抗霜冻的产品,目前绝大多数转基因产品都是这种类型;品质改良型的,它能够改变营养成分,提高产品中营养品质,如高赖氨酸玉米、高油酸大豆;免疫药用类型的,用来生产疫苗和药品。
“环境适应型的转基因产品主要是为了提高产量,就是为了促进粮食安全,进行商业化的话,对健康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卓勤说,随着转基因技术发展,能够提供更充分和丰富的粮食,对促进营养和健康的膳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农业部开始受理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请。今年6月13日,农业部批准发放了3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从而使我国发放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达到82个,准许进口转基因作物的领域涵盖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此举再次将转基因食品安全话题引入公众视野。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球81%的大豆和81%的棉花都是转基因的,转基因玉米已经超过1/3,转基因油菜接近1/3,这四大转基因作物已达到相当的种植规模。
黄大昉说,目前,我国三系杂交配套的抗虫棉已经走在国外前面,其纤维的细度、韧性和产量都有非常明显的提高;抗虫水稻的研究开发是我国生物育种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如果将来在我国能够推广应用,带来的生产、生态等效益不可低估。
此外,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研究的突破也是我国生物育种自主创新的成功事例。黄大昉称,这种转植酸酶的玉米能使磷的吸收率大大提高,能使环境中的磷污染降低40%,提高饲料的营养利用率30%以上,对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对动物饲养粪便引起的水域污染有重大的意义。
黄大昉说,由于在转基因安全问题上受到了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和牵制,我国农作物生物育种的产业化进程确实是减慢了。“如果坚定不移推进实施重大专项,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一定能够像当年开发抗虫棉一样,不仅能够与国外公司抗衡,抢占市场发展先机,而且能够抢占技术制高点,引领我国种业创新和科研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