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自2012年春节后,广东省的猪价开始一路下跌,截至5月底已是连续16周下跌,累计下跌幅度达15.7%。而2011年广东省全年猪肉价格上涨28.8%,并带动食品价格高烧不退,推动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报告认为,从最近几轮猪周期的影响来看,猪价不论大涨还是大跌,都既不利于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报告建议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预防和缓解猪周期,既要防止“肉贵伤民”,也要避免“猪贱伤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和价格在1985年、1988年、1994年、1997年、2004年、2007年和2011年至今共经历过6次明显波动,生猪价格年上涨幅度均超过10%,其中2011年的涨幅超过50%。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周期性大幅波动,增加了生产经营的不稳定性,也影响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更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报告指出,猪肉在我国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猪价涨跌揪人心。从最近几轮猪周期的影响来看,猪价暴涨暴跌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滋生投机心理,不利于行业的长期稳定。猪价暴涨暴跌,加剧了一些人的投机心理。每当猪价高涨时,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对养猪业的扶持力度,养猪有利可图,诱使不少散养户和投机者进入养猪业,一些社会游资也急速介入;而当猪价过低时,又总是这部分群体率先逃离,其直接后果就是打破了生猪行业原有的平衡,加剧了市场波动,为下一轮猪价暴跌暴涨埋下了伏笔。因此,猪价暴涨暴跌导致生猪生产的结构性紊乱,不但损害广大养殖者的利益,不利于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导致猪肉市场供给的阶段性失衡,加大国家调控的难度,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使饲养者经济利益遭受损失的同时,对其养殖心理也带来巨大冲击。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生产方式仍然是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饲养规模小、自有资金少,很容易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反过来还会刺激和加剧市场价格波动。这种价格波动,对长期在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养殖户尤为不利,极易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挫伤其养殖积极性。
三是影响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对低收入群体影响尤为明显。猪价的暴涨暴跌不利于改善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特别是随着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在通胀高企的大环境下,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加大,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影响较大。
报告对于预防和缓解猪周期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是要大力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调节稳定市场。我国生猪价格多年没有走出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动怪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猪饲养过于分散、规模化养殖水平较低,散户心理严重。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生猪年饲养量超过1000头的规模养殖户(单位)全年饲养量不到全国饲养总量的20%,与发达国家高度集中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差距。养殖户被市场价格波动左右,齐上齐下,反过来又造成猪肉生产、供应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规模猪场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水平。
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和生猪生产协会,提高散养户的组织化程度。生产忽多忽少,价格大起大落,效益时赚时赔,这是我国畜牧业脆弱和调控手段落后的客观反映。如果能大力推广实行“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就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猪饲养主体,可以使每户的生产规模相对大一些,这样有利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有利于农户增加收入,也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同时,养猪业的产业化经营可以使高度分散的千千万万饲养户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组织化和规模化,养猪农民还能通过合作组织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和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增强自身的话语权来稳定生猪生产,进而促进猪肉市场价格的稳定。
三是建立健全生猪生产信息发布制度。生猪价格之所以反复大起大落,主要是由于全国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市场信息收集、发布机制,更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生猪生产销售预警机制,造成各地生猪生产销售的无序状态。因此,国家有关部委应改变当前各自分散的统计监测格局,将各自的优势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监测与发布平台,加强对全国生猪生产、需求、价格等的追踪监测,以正确引导养殖户的生产和投资行为。
四是政府宏观调控应双向给力,既要防止“肉贵伤民”,也要避免“猪贱伤农”。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要大幅度提高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水平、提高产供销之间的衔接水平、提高重大疫病的防治水平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短期内生猪生产、价格仍难以避免出现一定的波动。对此,宏观调控需要两端双向使力,不能仅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着眼制订长效措施。具体来说就是当猪肉价格高涨时,加大对低收入居民的补贴力度,提高其对肉价上涨的承受能力;当猪价下跌时,通过财政补贴、信贷支持、保险等方式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
此外,国家应尽快建立最低的猪肉收储制度,在市场价格暴跌时由国家统一收购,在市场暴涨时再通过抛售来平抑价格。虽然目前我国也初步建立了这样一个制度,但规模太小,难以达到影响市场的功能。同时也应建立生猪期货市场,让市场化的生猪期货价格引导其养殖规模和方向,平滑生猪价格的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