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惠农政策 | 监测预警 | 行业名录 | 统计分析 | 市场行情 | 网上商城 | 本站论坛 | 畜牧法规 | 专家问答 | 下载专区 | 会员服务
河北各地 | 会展会讯 | 供求信息 | 饲养管理 | 疾病防治 | 饲草饲料 | 兽医药械 | 畜禽良种 | 农畜产品 | 经营管理 | 财富人生 | 招聘求职 | 关于本网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畜牧服务网 > 疾病防治 >  > 正文
2012年秋冬季禽流感的防控新策略           ★★★
2012年秋冬季禽流感的防控新策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网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5 【字体:

    根据近几年家禽疫病发生的情况来看,流感已经成为威胁家禽生产的重点疫病;该病主要表现为发病率高、危害范围广、控制难度大等方面。禽流感的发生、流行,给我们家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整个家禽产品行情也造成极大的冲击。每年的秋冬春是禽流感的高发期,随着天气转凉,养殖行业已经进入禽流感流行期;我们家禽养殖者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如何减少流感对家禽的危害,对行情的威胁,下面就这个问题我将与广大养殖同行共同探讨如下。
    一、禽流感(AI)多发的原因
    (一)禽流感病毒特性因素
    1、AIV耐冷不耐热、有利于水平传播;
    尤其是秋、冬、春季,太阳光相对弱,对AIV的杀灭作用相对差,所以病毒在环境中存留的机会增多。由于这些季节气候多变,风大风多;使病毒随气流、灰尘进行快速传播,甚至可以在短时间、或一夜间传遍某个地区。
    2、AIV毒株和疫苗不对型;
    由于禽流感血清型多,经常出现变异,并且各地会有不同毒株的流行,经常造成疫苗接种无效现象发生。H5、H9都有不同的多个毒株在流行;H5最常见的是2.3.2.3株和2.3.4.2株,H9在1、4分支上表现较为普遍,不同地区有不同差异。
    (二)养殖环境控制不科学
    1、基础生物安全不科学
    禽场(群)间距较近,中小型禽场在公路边、村庄边;这样加大了疫病感染的机会,加快疫病传播的速度。禽场内舍与舍、人与人的隔离不严谨,饲养员、技术人员、场长、包括外来人员进出随意性大。消毒不严格,不能持续坚持消毒制度,包括空舍时间短,空舍消毒没有达到3-4次。
    2、鸡舍空气质量差
    由于秋、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大而频,大多数都在刻意去保温防风,但是没有找到通风和温度的平衡点;结果导致鸡舍温度能够保证,却引起鸡舍空气污浊;如 NH3、CO2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氨气浓度增加后,严重损害或刺激局部黏膜组织,如鼻腔、气管、眼结膜等黏膜组织受到损害,引起黏膜下层淋巴免疫组织的破坏,导致局部黏膜屏障损害或缺失。从而引起AIV、IBV等病毒从此入侵到机体血液系统导致感染、发病。
    2、不能有效防止冷风袭击
    冷风在秋冬春季都可以随时出现,如果鸡舍管理不善,凉风、贼风、大风侵袭禽舍禽群;就形成一个鸡群最敏感的一个应激因素,使家禽迅速感冒。一般感冒多发生在进风口处的家禽,或是体质差的禽只;它们一旦发病,迅速传染整群。如果禽群内此前没有感染流感病毒,此次风中也没有携带流感病毒,那么,此群家禽也许只是一般的感冒,就是原发的鼻病毒发病,出现一瞬间全群呼吸道症状,用常规的抗感冒或抗流感药物很快见效或控制。如果禽群内有隐性感染的流感病毒(AIV),由于冷风的应激,会出现携带流感病毒的家禽发生流感病,再传染给其它健康禽,发生大群禽流感。
    (四)目前流感病毒(AIV)隐性感染率高
    1、H9隐性感染率:根据2010-2012年三年来国家相关实验室临床检测信息,可以得出我国商品肉鸡群,在健康鸡群中平均隐性感染率是1-2%,发病死亡鸡群中H9N2感染率是72-85%。因此,商品肉鸡群一旦遇到应激因子,发生H9的几率极大,尤其是秋冬春季;最常见的应激因子是:冷风 > 接种冻干疫苗 > 外界传染等。
    2、H5主要发生蛋禽、种禽;由于这些群体都接种H5疫苗,当H5病毒致病性不强时,对禽只不造成致死,所以会以隐性感染形式定植在气管粘膜上或禽舍环境中。一旦应激因素出现或非健康家禽出现,首先造成隐性感染者发病,然后做为新的传染源,引起群体发病。
    二、目前禽流感流行态势
    (一)H5流行态势
    1、H5N1依然是危害养禽业的头号杀手
    H5N1由于导致死亡率高,传播快,我国要求严格扑杀;但是现实中出现很大的偏差,致使我国H5N1持续广泛发生。另外,H5N1对种鸡场、蛋鸡场打击是毁灭性的,一旦发生,全场扩散,很难阻止产蛋率的下降。因此,H5N1是影响家禽生产的头号杀手,疫病防控必须首先要防H5N1。

 2、夏秋季节仍有流行
    往年我们大家都认为夏季或秋季不发生H5,但是近几年发现H5在夏秋季节在一定范围内却有流行,如东北、河南、山西、甘肃、内蒙、陕西等地。因此,希望相关单位不要忽视了夏、秋季对H5N1的预防,尤其是对型的疫苗接种。
    3、2012年毒株稳定
    主要是2.3.2.3毒株和2.3.4毒株,因此,我国6月进入市场的H5R-4-6疫苗可以有效保护。但是,对毒株的变异必须密切关注,根据往年两年发生一次变异的规律,预计今冬或明春会出现新变异株的可能。
    4、变异株不断产生,增加了防控的难度
    抗体水平很高,但是仍然发病;国家权威实验室资料显示这时用当地分离株检测HI抗体很高,而用标准抗原检测抗体却很低。实际上都是疫苗和当地流行株不对型或没有黏膜免疫的缺陷导致的,毒株的不断变化,导致该病难防难控。
    (二)H9流行态势
    1、发病日龄提前
    主要是垂直传播机会增多,及上批次出栏后空舍消毒不彻底引起的,空舍消毒不低于四次。
    2、健康商品肉鸡隐性感染率高
    国家动物疫病实验室连续三年的检测,得出目前商品肉鸡健康鸡群H9感染率1-2%。正是由于健康禽隐性感染率高,我国肉鸡才出现了多发、早发、勤发等现象的出现。
    3、混合感染形式存在
    根据多年总结及临床验证,发现目前H9发病后多并发有其它病毒、细菌等;相当部分会同时并发两种以上病毒。常见形式是H9+病毒+细菌+支原体+致病因子,气囊炎是最终结果。混合感染的禽群,很多时候混感的病原是病毒也是治病因子,这给我们对H9确诊、治疗及防控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H9破坏家禽免疫系统、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屏障,引起炎症的免疫抑制,所以易继发MG、IB、ND等,造成患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4、H9成为威胁商品肉鸡最大的头号疫病
    由于疫苗接种存在免疫次数少,产生抗体低、疫苗预防效果差的局面;同时H9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因此发病后对于体质较弱的商品肉鸡控制难度极大;经常出现气囊炎病变,最终因治疗效果不佳提前出栏(对于有屠宰场的养殖集团可以提前出栏,对一般养户只有等待死亡,最终亏本出栏)。
    三、禽流感发病新特点
    (一)H5诊断要点:主要发生于蛋禽、青年禽
    1、发病迅速、死亡率高,蛋鸡种鸡发病初期表现个别鸡精神极差。2、周围养殖禽群出现有大量死亡现象;3、鸡冠发绀及坏死点,腿脚鳞片出血、有肿头禽只,个别有神经症状。4、解剖呈病毒性败血症:心脏外有点状出血,部分鸡或鸭心肌呈白色条状坏死,心内膜出血。卵泡变形出血,输卵管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部分鸡腺胃乳头严重出血。胰脏出血坏死。5、产蛋率骤降。
    (二)H9诊断要点:主要发生于商品肉鸡
    1、蛋禽感染后产蛋率下降、呼吸道症状明显,多肿头,死亡率低。蛋禽感染后病变基本同H5,但是病变程度明显轻于H5;卵黄性腹膜炎是蛋鸡典型H9病理变化。
    2、根据近几年的特点,H9在商品肉鸡群中,发病极高;并且有增加趋势;发病日龄多在7-35日龄间。同时,存在广泛的垂直传播的感染形式。
    3、H9感染后症状及病理变化:
    商品肉鸡感染后,多出现呼吸道症状,部分鸡群拉翠绿色粪便、部分鸡有肿头、流眼泪、眼结膜潮红充血等。剖检后,气管红布样出血、气管分叉处有干酪样堵塞、肺脏充血变黑;甚至呈花斑样(没有过多尿酸盐),睾丸一侧或两侧出血,胸腺上三对易出现出血点,或整个胸腺充血肿胀。胰脏边缘出血坏死、心肌心内膜出血,法氏囊充血或内有干酪样分泌物;鼻腔呈弥漫性出血。发病3天后多激发感染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引起典型的气囊炎等病变。
    四、禽流感的防控策略
    (一)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1、四大法宝“隔离、消毒、饲养管理、接种疫苗”,广义的生物安全措施这里不做分析;做好防病四大法宝,对防止病原的入侵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饲养管理极为重要,杜绝冷风、贼风对禽群的应激,合理调控禽舍控制,使空气清新、湿度合适,减少发病机会。
    2、发病区域或流行时间段,接近淘汰日龄的鸡要尽量出栏;同时减少和其它养禽人员或单位串门和沟通,减少传播机会。

(二)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
    1.1 H5疫苗接种(蛋禽) 注明:H5(H5N1R-4-6)疫苗
    日龄          疫苗            剂量
    10—15     ND+IB+H9+H5    0.5毫升/只
    30—45     ND+H9+H5       0.6毫升/只
    85—90     ND+H9+H5       0.8毫升/只
    开产前20天 ND+IB+H9+H5    1.0毫升/只
    40周龄     ND+IB+H9+H5    1.0毫升/只
   流行季节或时期间隔2个月一次1.0毫升/只
    1.2 H9疫苗接种(商品肉鸡) 注明:不建议接种H5 
    日龄         疫苗种类剂量             免疫方法
    1日龄    NDIB二联四价1头份        喷雾或点眼、鼻
    1日龄    梅里亚HVTIBD二联油苗     0.20ml颈部皮下注射
    8-9日龄  ND+IB+H9油苗0.5ml        颈部皮下注射
    8-9日龄  NDIB二联四价2头份        喷雾或点眼、鼻或饮水
    26日龄   ND4系(Lasota)2-3头份     饮水或喷雾
    1.3 H9流行季节,建议在1-3日龄增加一次H9疫苗的接种。
    2、药物预防:
    A、2-5日龄抗流感药物(三子丹或金祺抗),防止H9垂直传播引起发病。
    B、在易发病日龄使用抗流感药物,预防H9主动或被动激发发病。如:8、15、23、33日龄最易发病,可以使用[冰丹提取粉]、[喉康宁]、[三子丹],一个疗程不低于3-4天。
    (三)控制措施
    1、控制原则:
    A、蛋鸡、商品肉鸡发生H5后不建议治疗,应该及时考虑特殊措施;发病初期,可以尝试用高效抗流感西药 + 高效抗流感中药 + 高效生物制剂 + 敏感抗菌药物;必要时候配合注射抗流感药物和抗生素。
    B、商品蛋鸡、种鸡发生H9后,一般建议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类型抗流感药物,加抗菌药饮水4-5天;初期可以不配合使用抗菌药。
    C、商品肉鸡发病后,建议都应使用两个不同类型抗流感药物,同时加抗菌药物、抗支原体药物;发病初期,采用抗流感药物加抗支原体药物即可;发病3-4天后必须配合使用抗生素。
    2、控制药物推荐:
    A、喉康宁(绿或红)+三子丹+气囊炎药物。适合H9或与IB混感继发细菌感染病例;
    B、喉康宁(绿或红)+金附康(或三子丹)+ 菌特威 + 支原体药物。适合流感并发ND、IB继发细菌感染病例。严重病例可以配合生物制剂饮水,效果更好。
    五、总结
    今年秋冬季节蛋禽、种禽H5发病态势要弱于去年;随着H5Re-4-6疫苗免费发放,以及养殖者对流感认识的提高,针对H5全方位防控有望优于去年。商品肉鸡H9感染会继续成为主要的流行病、是当前商品肉鸡饲养的主要威胁因素。希望各地经销商和养户齐心协力做好禽流感的防控工作,为我国和谐养禽、健康养禽共同做好、做细每个防控措施。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河北畜牧服务网。      疾病防治录入:本站编辑    责任编辑:管理员 
  • 上一篇疾病防治:

  • 下一篇疾病防治: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疾病防治

    热点排行榜
    固顶财政惠农 生猪养殖企业能享受到资金支持么?
    固顶财政惠农 生猪规模场申请中央财政补贴项目需要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
    固顶财政惠农 河北省“菜篮子”国家财政扶持项目申
    固顶财政惠农 今年中央财政还会继续投资生猪标准化
    固顶财政惠农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养殖业良
    固顶财政惠农 本网独家:再次确认中央财政可能拿出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
    固顶财政惠农 关于上报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
    固顶财政惠农 畜牧业利用财政资金渠道介绍(1)
    固顶财政惠农 河北五家企业获得财政部秸秆能源化利
    固顶财政惠农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简介
    固顶财政惠农 教你运用财政惠农政策
    固顶会展会讯 大型公益活动河北行——国家最新畜牧…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
    固顶财政惠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简
    固顶财政惠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
    固顶财政惠农 农业产业化项目简介
    固顶财政惠农 农民专业组织合作社专项简介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实
    惠农政策解读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网站简介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河北畜牧服务网版权所有@2011-2016 冀ICP备12002456号
    联系电话:0311-67267176, 67267178, 18633000595,15131663036 传真:0311-67267178
    在线咨询QQ: 在线QQ咨询 在线QQ业务咨询 在线业务咨询 在线业务咨询 信息员网群:220742520
    网站地址:石家庄市槐安路交富强大街西北角华堂聚瑞(六区)1号楼1单元1602室(地图
    [本站声明] 本网站为服务河北省畜牧企业的公益性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