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前,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40%-45%,并把该指标纳入强制性的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中。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中。对此,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予以扶持,受益的多为石油、煤炭、钢铁等行业,节能减排任务同样沉重的农牧业由于规模原因错失机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动物源食品生产国,但同时也是污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治理畜牧业的污染,只控制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万元产值能耗这几个常规的指标远远不够,还有很多特殊指标,如细菌病毒、有害微生物等。动物源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防止其扩散,否则将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这才是减排更大的目标和任务。
据悉,畜牧业已成为国内仅次于钢铁、煤炭的最大污染行业,而动物粪便污染则是最大污染源。数据显示,畜牧业占与人类有关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的65%,而一氧化二氮全球暖化潜能是二氧化碳的296倍。其中大部分来自粪便。牛群的粪便所排出的污染气体有一百多种,氨的排放量就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二,而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甲烷排放量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这种气体令地球暖化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二十倍。
一般人理解的食品安全是卫生指标,但真正意义上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指食品中特别是动物源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问题。苏丹红、瘦肉精、三氯氰胺,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追本溯源就是动物饲料中药物的添加。蛋白精、瘦肉精、激素、色素的使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控制饲料的质量安全和药物的产品品质十分重要。目前正处于发展期的畜牧业,首先需要保证的是人们对肉、蛋、奶的供应需求,以及对其品质的严格控制,食品安全必须要从源头抓起。
据了解,我国畜牧行业中,有一些大型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走在了前头,他们从“八五”期间就开始着手节能减排。据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有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投入资金已近4亿元。与2005年相比,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了23.8%;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20.1%;COD排放量降低了41.7%。 近4亿的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已占畜牧企业全年盈利总额的很大比例,这样的投资规模和工作力度是一些小企业、小化工厂很难做到的。这些企业始终坚持优先审批节能减排项目,积极开展锅炉改造工作。此外,在动物试验房的改造,动物有毒有害排泄物、病原微生物的处理,化药制药基地排污系统处理等方面,他们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作为科技研发成本。
根据对目前畜牧行业状况的了解,很多企业对于节能减排工作都觉得‘心有余力不足’。不断压低的产品价格和一再上涨的节能减排成本令企业处境艰难。如何在较高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节能减排,这确实是一道难题。
据了解,为鼓励和支持节能减排,国家发改委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这对于节能减排任务重的行业而言可谓是一道福音,但畜牧业却难以享受到。因为按照政策标准,锅炉达到100吨以上的行业才予以扶持,而符合要求的基本都是石油、煤炭、钢铁行业。 针对这一局面,某业内人士解释,畜牧行业“十二五”期间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生态”十字方针。此番局面下如何应对这一压力,这是“十二五”对于饲料畜牧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是加速畜牧行业资源整合的一种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