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出生的张玲玲,几年前和丈夫赵国军在宁波打工。尽管当时收入不错,但从小好胜的张玲玲不甘心只给别人打工,她也想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怀着美好的梦想,2010年3月,夫妻二人从宁波回到了家乡孟胡村,准备创业。
张玲玲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成功养殖肉兔的报道,经过考察市场,她发现獭兔行情很好。于是,她便有了养殖肉兔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父亲说,兔子容易得病死亡,家里并不富裕,“经得起挣,经不起赔”.亲戚邻居也都说不行,并说方圆几十里没听说有养兔子成功的。但性格执拗的张玲玲却认准了这条路,她暗下决心,无论吃多少苦,都要养殖成功。
当年5月,她从济南购进獭兔和肉兔两种母兔50只,公兔共10只。村里很多人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她。对此,玲玲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养好了,不能让别人看不起自己!”
养殖过程中,张玲玲遇到了太多的困难:因为缺乏养殖技术,她买回的种兔没几天就有几只后肢瘫痪了;因弄不清母兔怀孕时间,母兔把小兔生到竹板上,滚到地上,到处都是;小兔满月后,刚刚断奶就陆续死亡……
为了弥补自身养殖技术缺乏的实际,她买来了《种兔养殖新技术》、《养兔之友》等大量书籍,一有空就看书学习;她还和几位兽医建立了长期联系,随时请教养殖中遇到的难题。“那段时间,我几乎是24小时在兔舍里,以便及时查看兔子的情况。”她说。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试验,她逐步总结出一只公兔配六只母兔的方法,为每只母兔建立了“孕情档案”,提前做好了“接生”准备,使仔兔的成活率提高到了90%以上。第一次卖兔子的成功让张玲玲永远难忘:“当时50只小兔卖了3500元,手里拿着钱,我高兴地眼泪都流了下来。”
现在,她的养殖数量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好。2011年5月,在镇政府帮扶下,她投资15万元,建起了正规的养兔场,每月出栏量由200只左右发展到1000只以上,纯利润8000元左右。
很多乡亲看到张玲玲养兔子挣钱了,也想养殖肉兔,纷纷向她取经。对于求教的乡邻,她总是有求必应。“当年我就是因不懂技术吃了很多亏,我不忍心看着乡亲们再走弯路。”她说。她免费为大家提供技术指导,并为养殖户提供可以选择的饲料配方。只要出现问题,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她都会随叫随到,上门指导。
糜镇李家胡同村的李常印老汉是张玲玲带起来的养殖户,今年5月,他的老母亲突然得病,医药费数万元,一家人为此犯了愁。张玲玲听说后,主动借给他4000元钱,并垫付饲料款近八千元,为李常印一家解决了难题。说起此事,李常印夫妇感激万分。
乡亲们彻底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还称赞她是“嫦娥仙子”.在张玲玲的带动下,周围二十多个农户都养起了兔子,年增收四五十万元。每次卖完兔子看着村里的养兔户开心地点着钞票,张玲玲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你把技术都传授给他们,不怕他们和你竞争么?”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她时,她笑笑说:“我不怕。他们的成功也是我的成功。我把他们都带动起来了,大家富裕了,才真的是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