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24小时服务热线:18633000595 丨
加入收藏
丨
联系我们
河北畜牧服务网 - 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专业的畜牧服务信息
首 页
行业资讯
惠农政策
监测预警
行业名录
企业推荐
会展会讯
经验交流
下载中心
本站论坛
关于本网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畜牧服务网
>
行业资讯
>
综合信息
> 正文
最新更新
·
[
综合信息
]
“非洲猪瘟”调查:情况到…
·
[
综合信息
]
农业农村部印发《2020年畜…
·
[
综合信息
]
农业农村部公布热线电话受…
·
[
综合信息
]
胡春华强调:扎实有力抓好…
·
[
综合信息
]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
·
[
综合信息
]
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突破60…
·
[
综合信息
]
刘国中强调深学细悟“千万…
·
[
综合信息
]
海关总署:8月份猪肉及猪杂…
·
[
综合信息
]
农业农村部召开加大信贷保…
·
[
科技前沿
]
我国自主培育的“广明2号”…
·
[
综合信息
]
科技成果\蛋清品质为什么会…
·
[
综合信息
]
4000亿特别国债下周发行 这…
疲软下的生猪市场应对之策
作者:
张遂平 杨…
文章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3 【字体:
小
大
】
2012年春节过后,生猪及猪肉价格便开始一路震荡下行,4个月之内猪肉价格跌幅达20%,比去年同期下降10%;全国生猪市场也结束了23个月的盈利期,于5月底出现亏损。进入6月份以来,猪价呈现止跌企稳的迹象,据业内预计,2012年生猪价格起伏不会太大,应是一个小幅震荡回落的态势,去年高盈利的好时光已不复存在。“过山车”般的生猪市场行情似乎成为了养猪行业难以摆脱的一个“魔咒”。在2008年生猪和猪肉市场持续高价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的拉动下,生猪养殖快速发展,在2009年生猪生产周期性调整中,全国生猪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形成了供大于求的格局,肉价随之出现下跌。由于上下多方的积极努力,在生猪产能低谷期的积极调整,于2010年6月中旬猪肉价格止跌触底反弹。受生猪供应偏紧、饲料原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猪肉价格又一路飙升,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均创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在经历去年的快速上涨之后,今年又转而掉头向下,直至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在这“过山车”般
的生猪市场行情下,那么,如何应对疲软的生猪市场行情哪?笔者提出以下看法,供同行或养猪者借鉴。
一、运用市场规律,及时调整猪群结构。
大的市场行情作为一个养猪企业或一个养猪场,确实不可改变、难以左右,但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一些基本规律是可以掌握的、运用的,运用这些规律准确预测市场变化形势,及时调整猪群结构,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养猪业有一个“~”抛物线形的规律,我们可以运用这个规律,在养猪业低谷时多留后备母猪或增加后备母猪,这时后备母猪的价位也低,更新老龄母猪,调整种猪结构,为下一轮猪价回升奠定繁育基础。在猪价高峰期尽量抛售后备母猪或不要增加后备母猪,以增加收入或减少投入成本。另外,运用生猪市场规律,在仔猪价高时及时抛售仔猪、转嫁养猪风险、提高养猪利润的做法,也是猪场在调整育肥猪结构时可取的办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进行市场调研、科学的综合分析或论证,方能得出准确的预测或判断,以达到预想的结果。
二、发展适度规模养猪,提高规模养殖效益。
有人说:规模就是效益,这话有他的一定道理。但笔者并不完全赞同,其观点是:倡导适度规模养猪。也就是说根据你的资金、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能力,确定养猪数量,以达到获得最佳效益为目标的养猪规模,这就是适度规模养猪。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转型,猪场环保达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规模养猪已成为必然。究竟养多少、怎样养才算是“规模养殖”?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认识上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规模养殖毕竟不是单纯在数量上的增加,还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质量的概念,规模化只是表象,来支撑规模化的还必须有专业化、规范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有的地方把养猪的集中在一个地方,搞什么“养殖小区”,绝对不能等同于现在所倡导的规模养猪。规模养殖是改善并优化传统养殖的重要手段和模式,它包括基本建设、设施、设备、配套技术、员工培训、匹配的资源、规范的管理等等很多关联性内容。规范化是规模养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规范”更多的是一种岗位职责、操作标准与要求、流程、制度等等,规范的内容很多是需要落实在“时间和数字”上的,规范需要量化才有效!离开了规范化管理,就失去了规模化养殖的意义,规模化只是取得高效益的前提条件,是需要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做保证,才能实现这个高效益的。2012年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国家政策将继续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倾斜,畜牧业继续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密集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这是时代的要求,因此。适度规模化养猪是走出猪价暴涨暴跌怪圈的最佳选择。
三、掌握科学养殖技术,实现养猪高效益。
伟人毛泽东他老人家说过:“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邓小平他老人家更进一步地强调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除了经济实力的竞争外,核心的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你养猪亏本,人家养猪还有利润可赚,你倒闭人家赚大钱,这就是残酷的现实。科学养猪是个大课题,它涵盖有很多方面的科技知识,那么,就如何实现养猪高效益问题,归结起来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搞好科学饲养管理,降低饲养成本;二是,搞好疾病防治,降低死亡率。这两方面谁的综合技术水平高,谁的效益肯定高,这是养猪成本高低的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养猪获得高效益的根本性保证,尤其是规模化养猪,显得更为重要。
四、发挥市场调控机制,实现猪肉供需平衡。
猪肉市场的供和需犹如人的两只手无论伤及那一只都不行。各级政府在实现供需平衡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实现供需平衡可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一是,发挥冷储体系作用,适时收储或放储猪肉。在粮猪比价达到或接近6:1的平衡点时,及时收购生猪屠宰冷储,待猪肉价位高时适时抛售,以平抑猪肉价格。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或上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六部委于今年4月20日联合发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提出将适时启动政府冻猪肉收储工作。这一新的调控政策,还增加了生猪价格过高调控预案,强调地方储备的新内容,更有针对性地防止猪价周期性波动。这都充分表明我国正在实施和在不断完善这一机制,这一机制将在今后猪肉供需平衡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二是,根据生猪市场预测,通过适当限制或放宽进出口计划,实现猪肉供需平衡。从历史经验推算,肉类供应如果增加1%,价格就要下跌约7%,增加2%价格就要下跌14%,保守点的话也有10%。我国2012年进口140万吨猪肉,由于全球猪肉贸易量也就600万吨,相对于中国年5000万吨的猪肉消费量太少,且国外可供扩充的猪肉资源并不多,一旦多买的话可能又会使世界猪肉价格“飞”起来,这些因素都是要考虑的,因此,我们这里只能提出适当的紧缩或放宽进出口计划,也是国内猪肉市场调节中的一项措施。三是,实施供需对接,稳定生猪市场。有计划的根据国内消费量来确定生猪养殖量,使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也就能保持价格稳定。我国建立活猪储备制度也是基于此而实施的一项具体措施。实现供需对接这也是美国、日本等猪价波动较小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总之,根据生猪市场预测,及时调整养猪结构,掌握科学养猪技术,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作用,合理收储放储及进出口管理,平衡生猪市场的供求关系,努力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以及暴涨暴跌、“过山车”般的生猪市场现状,既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使生猪市场稳定、协调、平衡、有序的向前发展。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河北畜牧服务网。 行业资讯录入:本站编辑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行业资讯:
美国参议员提议在《农场法案》中增加国家蛋类标准
下一篇行业资讯:
宜丰县“六到位”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行业资讯
华夏畜牧服务网版权所有@2011-2021
冀ICP备19022841号-1
联系电话:0311-67303882,67303883, 18633000595 传真:0311-67303883
在线咨询QQ:
信息员网群:225696333
网站地址: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维多利亚时代12号楼1单元201室(
地图
)
[本站声明] 本网站为服务河北省畜牧企业的公益性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