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防止疫病来说,免疫接种失败是最令养殖户头痛的问题,使养殖户防不胜防,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失败原因主要有:
1、疫苗选择不当。在疾病流行区仅选安全性高但免疫力差的疫苗。使用疫苗时,未随疫苗提供的稀释剂来稀释疫苗。
2、疫苗失效。使用超过有效期或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效。
3、剂量不准确。疫用稀释时计算失误或稀释不匀,导致剂量不准确;选用非正规厂商产品或疫病流行严重时,仍用小剂量或常规最接种防疫。
4、接种方法错误。如在皮下接种的疫苗错误地作了肌肉注射接种或在进行滴鼻式滴眼接种时。将疫苗滴错了地方。
5、母源抗体影响。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会抑制疫苗的免疫反应,使雏鸡或仔猪首免失败。如雏鸡一日龄时.对其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接种入雏鸡体内的疫苗就会被母源抗体中和。
6、免疫抑制。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或混杂其它传染物如农药、重金属(镉、铅、汞)等,均能导致畜禽免疫抑制。
7、抗菌素干扰。接种弱毒活菌苗时,未停用抗菌药物,降低疫苗的效果及免疫原性。
8、操作失误。注射器、针头和滴管未经消毒,采用饮水法免疫时,饮水器不足或滴鼻、点眼时,因求速度不等吸收立即放鸡,使鸡摔头时疫苗损失或漏防。
9、带毒防疫。免疫接种时,群体中已潜伏强毒病源,或由场内外人员进出和用具带入强毒病源。
10、不按程序接种。有许多疫苗中须经2 3次免疫接种,才能获得最佳免疫效果。
11、管理不良。如营养物质缺乏,密度过大,圈舍潮湿,通风不良等因素皆影响免疫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