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种
1、根据系谱选择
对后备公牛,需审查后备公牛的亲代和祖代,要求三代系谱清楚,公牛父亲必须是经后裔测定证明为优秀的种公牛。后备公牛是由遗传素质非常优秀的种公牛和种子母牛经定向选配所产生,但是还没有后裔测定结果,选择这样的冻精应谨慎,用量不能大。公牛母亲一胎305天产奶量应在9500公斤以上,最高胎次305天产奶量应在11000公斤以上,乳汁率3.6%以上、乳蛋白3.2%以上。随着乳品业的发展和产品需求,鲜奶干物质含量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也高。因此,在注重产奶量的同时也要提高奶的品质。根据系谱选择种牛时还应看父亲及远祖是否有遗传缺陷或隐性不良基因。
2、根据外貌选择
主要是体型结构,是否符合荷斯坦奶牛品种要求。同时还需考虑,体型结构是否符合本场奶牛改良的需求。
3、根据后裔测定选择
后裔测定是根据其女儿牛的生产性能和体型评定、遗传评定来证明公牛遗传素质的优劣,是目前选育种公牛的最可靠方法。
二、选配
1、选配的基础工作
⑴确定育种目标:确定奶牛育种中的主要性状、次要性状及在生产中的相对经济重要性。
①育种目标: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培育出优良的种牛,特别是培育出优秀的种公牛,并利用这些牛在预期的生产条件和市场形势下,使牛群在一定期间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②主要性状:直接用经济价值度量的性状,主要包括产奶性状。如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
③次要性状:不具备经济价值,但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性状。如繁殖性状(发情期、受胎率、产期间隔、初产月龄等)。保持力、泌乳速度。体细胞数、产犊难度。
⑵了解牛群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①牛群的血缘关系:牛群中主要集中了哪些主要公牛的后代。
②牛群的生产性能:总体生产水平,不同生产水平的个体及在牛群中的比例。
③牛群体型评分、体尺、体重情况。
④牛群繁殖性能情况。
⑤将以上情况与牛群上一世代进行比较,同时与本地区其他牛群比较。
⑥提出牛群具有优秀表现的性状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性状。
⑦根据牛群各性状的表现,总结出一些最佳选配组合。
⑶了解公牛站的公牛资料,选出备选公牛
①了解该公牛站牛群整体情况:品种结构、血统情况、牛群育种值估计情况(评定方法、遗传基础、留种率、后备公牛选择途径)、公牛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情况等。
②种公牛系谱分析:对公牛三代以上系谱进行详细分析,此点对选用后备种公牛很重要。
③核查公牛后裔测定结果:包括育种值、可靠性、遗传基础。
④对种公牛进行外貌体型审查(看公牛或照片):包括生长发育情况,体型有无缺陷、毛色、乳用特征等。
⑤结合本场奶牛群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种公牛,用于本群奶牛的遗传改良。
2、选配的方式
选配的方式有两种,即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选配方式应根据育种目标确定。
⑴同质选配:将具有相同优点的公母牛配对,以期固定优良的性状。在杂交阶段之后的横交固定阶段一般使用同质选配,为了尽快固定某一优良性状而采用的近亲繁殖也属于同质选配。
⑵异质选配: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公母牛配对,以期在后代中产生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个体。将同一性状表现优劣不同的公母牛配对,以期校正不良性状,也属异质选配。异质选配之后应立即转入同质选配。
3、选配原则
⑴根据育种目标,选配应有利于巩固优良性状、改进不良性状。
⑵依牛只个体亲和力和种群的配合力进行选配。
⑶公牛遗传素质应至少高于母牛一个等级。
⑷对青年母牛选择后代体重较小的与配公牛。
⑸优秀公母牛采用同质选配,品质较差的公母牛采用异质选配,但应避免相同或不同缺陷的交配组合。
4、选配的方法
⑴个体选配:每头母牛都按自己的特点与最优秀的种公牛进行交配。在这样的选配中获得优良的公牛比母牛更为重要。
⑵群体选配:多应用于生产群。这种选配是根据母牛群的特点来选择2头以上种公牛,以1头为主,其他为辅。但要注意由供精液单位获得该公牛后裔测定的有关资料,以免近亲繁殖或有遗传缺陷。
⑶个体群体选配:这种选配要求把母牛根据其来源、外貌特点和生产性能进行分群,每群要选择比该牛群优良的种公牛进行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