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日照逐渐缩短,天气转凉,成年母鸡开始停产换羽,新蛋鸡陆续产蛋,可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效益。
一、调整鸡群
将低产鸡、停产鸡、弱鸡、僵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时间短的鸡,体重过大过肥或过瘦的鸡、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鸡。
二、强制换羽
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晚,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产蛋的高峰期来得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所以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同步换羽,同时开产。人工强制换羽可采用以下方法:在蛋鸡的日粮中按2.5%的比例加入氧化锌或按4%的比例加入硫酸锌。加入氧化锌或硫酸锌后,蛋鸡的食欲、采食量、体重、产蛋率均下降,2~3日后采食量降至20克左右,到第4天其产蛋率下降75~80%,到第7天,产蛋率几乎为零。高锌饲粮持续喂7~8天,鸡的体重约会降低25%左右。如果体重下降不足25%,可以再继续饲喂高锌饲粮。当鸡群体重下降25%时,鸡群停产后,要去掉氧化锌或硫酸锌,改喂蛋鸡前期料,第1天每只鸡喂料30~40克,然后逐日增加10克,增至100克后可自由采食。注意在喂高锌日粮期间不必停水,光照可降至每日6~8小时,恢复正常饲喂时开始逐渐增加光照时数,至每日16小时。
三、增加饲料能量
能量在饲料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要添加油脂,提高能量水平。一些人认为鸡群没死鸡或死鸡很少而引不起高度重视,殊不知尽管症状很轻,这时可能有相当一部分鸡已经发病或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只有从改善环境,增加营养和及时用药防治出发,才能使鸡群安度秋冬,创造一个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新鸡催产
立秋以后,春天饲养的蛋鸡即将产蛋。但这时新鸡采食的营养,一部分用于产蛋,一部分用于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因此要提高新鸡的产蛋量,必须供给营养比较丰富的饲料,进行人工催产。催产方法:当每100只新产蛋鸡每天产蛋5~10个时,在每50公斤饲料中,掺拌豆饼7.5~25公斤,鱼粉和血粉2.5~3.5公斤,食盐250克,禽用多维素5克,麸皮2.5~5公斤,槐树叶粉1.5公斤,骨粉2.5公斤,贝壳粉2~2.5公斤,其余用玉米补充至50公斤。经过1.5月的催产,当每百只鸡每天产蛋达到70~87个时,在每50公斤饲料中再添加鱼粉或血粉0.5~1.5公斤,豆饼0.5~1.5公斤,并适当减少麸皮或玉米的用量,增加人工光照时间。发现有的鸡体重下降,再适当增加玉米用量。经过催产,一般每只鸡在秋季可多产蛋20~40个。
五、饲喂添加剂
秋季在蛋鸡的日粮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可提高鸡的产蛋量、抗应激和抗病能力,并能节省饲料。常用的添加剂主要有:
⑴激蛋添加剂。将激蛋添加剂按0.25%的比例均匀地拌入饲料中,任鸡自由采食,可提高产蛋率,并能增强免疫力。
⑵维生素C。在蛋鸡每公斤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500克。
⑶小苏打。在蛋鸡的日粮中添加0.1~0.15%的小苏打,除提高产蛋率外还能增加蛋壳厚度。
六、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鸡产蛋高峰期间,每天需16~17小时的光照。入秋以后自然光照时数逐渐下降,应适度补充光照。补充光照时,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地面达3瓦为宜。每天2次开灯,第1次早晨4~5时开灯至天亮关灯,第2次天黑时开灯至20~21时关灯。若遇阴天,白天也要开灯。注意人工补充光照要有规律性,要按时开灯,准时关灯并持之以恒。
七、驱虫
秋季新鸡处于开产期,老鸡处于换羽期,新、老鸡处于产蛋低潮期,此时是驱虫的最佳时期,对蛋鸡产蛋无大的影响。可选以下药物进行驱虫:
⑴盐酸左旋咪唑:在每公斤饲料和饮水中加入药物20克,让鸡自由采食和饮用,每日2~3次,连喂3~5天。
⑵驱蛔灵:每公斤体重用驱蛔灵0.2~0.25克,拌在料内或直接投喂均可。
⑶虫克星:每次每50公斤体重用0.2%虫克星粉剂5克,内服、灌服或均匀拌入饲料中饲喂。
⑷复方敌菌净:按0.02%混入饲料拌匀,连用3~5日。
⑸氨丙啉:按0.025%混入饲料或饮水中,连用3~5日。给鸡驱虫期间,要及时清除鸡粪,同时对鸡舍、用具等彻底消毒。
八、搞好卫生、消毒、防疫、防应激
秋季气温适宜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鸡易患各种疾病,应搞好鸡舍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对鸡舍墙壁、地面、用具等要定期用2~3%的烧碱水溶液或2~4%的来苏儿溶液或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也可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要做好防疫工作,给鸡注射新城疫Ⅰ系、禽霍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苗。同时,严防一切应激因素的发生。要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减少惊吓、转群、捉鸡等应激因素,防止猫、狗等进入鸡舍而惊吓鸡群,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