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以及饲料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饲料毒物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饲料安全和卫生直接关系到饲喂动物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如1998年英国疯牛病的风波,1999年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事件”等都是由于饲料污染所致。此外,有些饲料企业由于原料配置不合理,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残留和卫生指标超标,也会造成畜禽中毒及其产品污染。因此,本文对饲料中天然存在的以及由外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所污染的饲料如何在畜禽中利用试作简述。
1、饲料的污染源因素
饲料的污染,可分为内源性污染与外源性污染。内源性污染即粮食收割前污染,污染源为来自土壤或存在于植物体中。外源性污染即收获后污染,在饲料加工、运输、储存、饲喂过程中,空气、水、地面、加工机械、运输工具、储存场所以及饲喂器具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附于谷物和颗粒饲料中,从而造成饲料的污染。
1.1生物性污染
生物污染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与细菌毒素及霉菌和霉菌毒素、寄生虫及虫卵、昆虫等引起的饲料污染。饲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蛋白质分解为氨、硫化氢、硫醇、粪臭素等,脂肪分解产生酸、醛,这些物质对动物机体都是有害的。
饲料受霉菌感染后,产生各种毒素,如黄曲霉素可使粮食中产生黄曲霉毒素,赤霉菌感染小麦后产生赤霉麦毒素。黄曲霉素Bl又是强致癌剂;而赤霉麦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据粗略估计,全世界每年平均至少约有2%的粮食因污染霉菌发生霉变,不能食用和饲用,这个绝对数是十分惊人的。据国际粮农组织报道,1981年世界玉米总产量大约4.5亿吨。按2%的损失,即有900万吨玉米因霉变不能食用和饲用。
我国饲料卫生标准规定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见附表1。
1.2化学性污染
化学污染源包括各种有害重金属、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主要来源有农药(主要是有机氯和有机磷的污染)、化肥、工业三废(产生的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与氟化物)等。各国对污染饲料的各种有害物质都有一定的限度。(见附表2、表3)。
1.3饲料中的有毒物质污染
有一些饲料,如棉菜籽饼、羽扇豆、马铃薯等以及其它青饲料茎、叶、如蓖麻叶、亚麻叶、高粱幼苗、荞麦嫩叶等,本身就含有毒素。此外,有些是有毒植物,是不能用来作饲料的。如曼陀罗、毒芹、毒篙、毛蓑素等。有毒植物中含有各种有毒成分,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生物碱;②配糖体;③皂苷类;④挥发油类;⑤有机酸类;⑥光过敏物质;⑦毒蛋白。
1.4饲料添加剂及其它化学药物的污染
抗原虫药、抗生素、抗菌剂、防腐剂、防尘剂、抗氧化剂、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因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也可造成污染,对动物造成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