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南风和北风打赌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衣服脱掉。北风狂吹一通,企图用蛮力将行人的衣服剥下,结果适得其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则徐徐吹拂,让人顿感洋洋暖意,于是自然而然脱掉了衣服。南风获得了胜利。这个故事被心理学家称为“南风效应”。
管理以人心为本,也需要“南风”轻轻吹拂。孔子说:依于仁,游于艺。现代企业管理的艺术在于“理”,而不在于“管”。李嘉诚先生认为,一个人获得成功需三个“Q” 兼备,即智商、情商和心商。“心商”就是指人保持心理健康的程度。以人为本、以仁为本,经营企业是经营人的“心商”。那种“北风”式的管、卡、压,管得住人,拴不住心。“南风”般的亲和管理,才是员工的心停泊的港湾。
难得糊涂:管理中的有情与无情
早晨,暴雨如注。上班时间到了,近一半员工未能到岗。值班员小朱按照惯例,将迟到员工的名单公布于黑板。看着上班的员工个个被雨淋得像刚从水里爬出来,我忙叫行政科长准备一些姜茶,分送到车间,以防员工受凉感冒。接着,我走到公布栏前,叫小朱停止公布,并将已公布的迟到员工名单全部擦掉,重写一份“今天迟到不罚款”的“安民告示”。
“安民告示”使“死”制度被执行“活”了。人的潜能并不能完全被别人调动起来,真正能调动的是员工自己。客观上,暴雨使近50%的员工迟到,我们没按规定罚款,然而员工迟到并未影响当天的生产任务。正是“今天迟到不罚款”的温情,缩短了员工情感与制度上的距离,开发了他们的潜能,创造了日生产最高记录。
国外一项心理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 在受到充分激励后,他所发挥的能力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
企业管理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无情的管理”与“有情的管理者”的巧妙结合。抽象的制度管理,若是缺乏必要的感性支撑,仅仅将员工视为生产要素,把他们当工具使,把制度绝对化,如员工迟到按规矩办——罚款,只能显现制度的逼迫性,让员工望而生畏。用“今天迟到不罚款”的“南风”式处理,将“无情”与“有情”结合起来,改变按老规矩办的做法,“大赦”迟到的员工,让他们体验、醒悟,就能促进他们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产生内在的精神动力,这比单纯的罚款作用更大。
糊涂变聪明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特殊时刻的糊涂有时并不是真糊涂,而是智慧、亲和,就像南风,产生穿透人心的力量。 “今天迟到不罚款”,不是丧失制度的执行力,而是一种对员工的关爱,让他们产生更强的凝聚力、向心力。
沉默是金:特定情境下网开一面
生意人的神经总是很敏感。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刚刚报道欧偑克限产、石油涨声一片,立即就有客户“先下手为强”,一批一批地向本公司要货。
在车间门口,公司的自备车刚装完送往山西的货,驾驶员小吴正在捆扎篷布。这时后面一辆外地货车却在使劲按喇叭,要求让他先走。小吴连忙钻进驾驶室,发动车子打了个小弯让道。只听“哐——当”一声巨响,车上那些没有捆扎的塑料桶摔落一地。几个摔破的塑料桶洒出一滩白胶,令人又气又急又心疼。
小吴情知不妙,来了个急刹车。看到地上一片狼藉,不知所措。
我站在一旁,装做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还不快把好桶拎出来?”闻讯赶来的两个女工冲着小吴直喊。小吴这才缓过神来,赶忙与她们一起,用手当刮板,把地面上没有玷污的白胶舀到桶里。
我找来毛巾给小吴擦擦脸:“咱们小吴有风格,知道避让客户的车。”
小吴说:“我快急死了,厂长你还开玩笑。”
我拍拍他的肩膀,“别急,今天我‘埋单’。我去申报破损,特批!”
小吴局促不安地看着我说:“都怪我没留心弯道的惯性,我、我……”
谁没个闪失?谁不想把事情做好?我理解小吴自责的心情,故意停顿几分钟才去帮忙。如果当场批评、指责小吴,就会像“北风”劲吹,不仅打击了他的自尊心,而且会吹冷他的一颗心,影响一群人的积极性。既然事情已经发生,管理者应像“南风”那样宽容。我故意停顿几分钟,给紧张的场面降降温。“今天我埋单’”,就像给“北风”中的小吴一件衣服时,在温暖他的同时,自己身上也会多几分暖意。
沉默是金。用沉默进行暗示性表态,是一种“南风”式管理方法,它就像一篇文章中的顿号,在特定背景下虽不能明确表示支持,但事实上却是一种明确的态度。
身传言教:点滴细节造就成功企业
一天下午,我到市场部了解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新提拔的市场部部长小吕聪明机灵,分析起来头头是道。她还细心地将去年同期的销售情况用图表进行对比,一目了然。我暗自高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企业觅得一位优秀的营销高管真不易。
谈完工作,我准备离开。一旁沙发椅上的两只茶杯闯入我的眼帘。再定睛一看,杯中的茶水颜色深得像酱油,上面还浮着一层似亮非亮的薄膜。
“小吕,这两杯茶是昨天的吧?”
“不好意思,是昨天给上海客户泡的茶。” 小吕急忙站起来。
“喔,咱们小吕一副甜甜的脸,给来的客户总是先倒一杯茶,外加一句礼貌用语,服务做得很细,真好。不过,可不能忽略另外的细节呀,这两杯隔夜茶……”我点到为止,边说边将其中一杯茶轻轻倒掉,“举手之劳啊,是不是?”
小吕见状,边点头边冲过来抢过另一只杯子。“就这么一倒,其实很简单,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的一番话让小吕脸红到耳朵根子,比十次说教还管用。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真正的企业,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靠运气或侥幸获得,而是靠脚踏实地的行动、一点一滴的管理积累实现的。
即使你的管理能力再强,也无法杜绝诸如隔夜茶之类的问题。管理就是“管”和“理”。“理”是什么?就是想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件事件、改良一个人,彻底消灭问题。其实,倒掉茶水不是对员工小错误的迁就,而是给他们留下一个自省的余地,是对缺陷的弥补,更是对他们麻痹了的心理进行强烈地刺激。
前年,我在日本参加“圣和塾”第十五次大会期间,参观了丰田公司。丰田管理模式有一个核心词叫“改善魂”——当一个员工有了进步时,就会得到他人的尊敬。改善是“魂”,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价值追求的体现。而一个管理者就是员工灵魂的“船长”,当管理“问题”变成了“行善”,动力自然就来了,问题就会产生质变,就会在“南风”中“俘虏”人心,问题得以解决。
换位思考:有些无心之过需亲和待之
立夏后的第一场雨,将春天的绿洗刷得格外透亮。坐在车上呼呼的风夹着偶尔窜进窗内的雨点,打在脸颊上爽爽的。
“小周啊,时间早着呢,雨天路滑,不急!”我轻轻地对司机小周说。
“老总,你放心,到硕放机场不超过100公里,怎么开也保证你提前1小时到机场。”小周胸有成竹地说。
我蓦地一抬头,看看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哎,小周,怎么前面要到苏州东啦!”我脱口而出。
“老总,我糊涂了,我们应该在前面的华庄出口处下高速公路!”小周边说边慌乱地将油门加大。我顿时就像坐上了汽垫船,车窗外溅起一阵雨浪。
车子开到苏州东出口,惯性使我像在荡秋千,身体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 “小周啊,抽支烟,顺顺气。”我把烟点着,递到小周的嘴上,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谢谢老总!今天让你起了个早,摸了个黑,实在是……”小周话到嘴边留了半句,让我感受到了另半句的自责。
“小周啊,生意场上有句老话,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说不定今天还能享受总统通道呢。”我幽了一默。雨渐渐小了,我不时地看着车上的石英钟,虽说心里在着急,但还是风趣留在脸上。设身处地站在小周的角度上想,谁愿意出这个错?你急,他开车比你更急,可是光着急有什么用?更何况小周是第一次犯这种错误。
“到了,到了……”小周看着远处的无锡机场,兴奋得说道。
“不急,不急……”我微笑着点头。
匆匆登上飞机弦梯,我已浑身汗湿了。还未坐定,就收到了小周的短信:“老总,感谢你宰相肚里撑大船,包容我,祝你一路平安!”
“别放在心,路上小心,平安回家!”我回复短信。
现代企业管理者对待员工无意的过错,需要亲和、体谅和宽容,而不是原则、说教和斥责。员工需要你指点,不需要你指指点点。当遇到一些他们走错路、做错事的情况,少一点“北风”凛冽、冰天雪地,多一点儿和煦阳光,暖暖“南风”,给他们第二次机会。千万不能今天吃醋,就把员工当饺子。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在管理中,即使是员工一些明显的过错,也不能用“北风”的方法,落井下石,不妨来点儿“南风”,拿一架梯子让人体面下台。
其人之道:巧用“归谬”还治其人之身
一次,我在车间平台巡视,总觉得安装在反应釜口的那个自行设计的防护罩有点儿别扭,像个穿新衣的少妇,却围着一条脏乎乎的围裙站在灶台上炒菜,很不协调。车间副主任小严正好在身边,我便让他换掉。小严拍着胸脯打包票,说马上行动。
几天后,我出差回公司,再到车间平台,发现那些“围裙”面貌依旧。我看看,什么也没说。回办公室的路上,小严刚好从生产科出来。
“小严啊,一个多星期前我让你做的事,做了吗?”
小严眼睛朝我白翻着,左手摸着头:“老总,什么事啊,你提示我一下?”
“反应釜釜口上的护罩换了吗?”
“噢,老总,不好意思,这几天我忙,忘了!”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我长叹一声。他已经有二三次忘事了,我得让他尝尝忘掉的滋味!
“小严,下班后在等我,晚上咱们喝酒去。”我给小严发了一条短信。“今晚你等着喝罚酒吧,我要让你知道饥饿是忘不掉的!”我自言自语。
管理学上有一个归谬法——要想指出对方的谬误,先假定对方虚假的论题为真,然后从这个论题引申,推导出更为荒谬的结论。
打乒乓球最难玩的是擦边球,球似乎出界了,但又略微擦一点儿边,叫你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对管理者来说,管理中的那些“擦边球”,你不但要接,而且要研究怎么接好,再打回去,才能得分。员工一些习惯性老毛病,就像管理中的“擦边球”,虽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但是如果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时会像医生用药,用多了就会产生抗药反应。
月亮再亮也晒不干衣服。现代管理需要感同身受、用心治心,用“忘记”治“忘记”,这比用棒子打在人身上的效果好,让人想想也痛,摸摸也痛,令人难忘。
“北风”和“南风”打赌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南风”式管理需要悟性与参悟相结合。创建和谐企业,需要阳光、雨露、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