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惠农政策 | 监测预警 | 行业名录 | 统计分析 | 市场行情 | 网上商城 | 本站论坛 | 畜牧法规 | 专家问答 | 下载专区 | 会员服务
河北各地 | 会展会讯 | 供求信息 | 饲养管理 | 疾病防治 | 饲草饲料 | 兽医药械 | 畜禽良种 | 农畜产品 | 经营管理 | 财富人生 | 招聘求职 | 关于本网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畜牧服务网 > 经营管理 > 营销方略 > 正文
中国企业不创新即死亡           ★★★
中国企业不创新即死亡
作者:共进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10 【字体:

 

2011年,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东软集团(Neusoft)宣布全面进军健康管理领域,从而开始了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双重转型。从深耕20年的B2B选择进入陌生的B2B2C,从做软件外包和IT解决方案转向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模式,东软的战略转型可谓机遇与风险并存。日前,麦肯锡香港分公司副董事吴文达和《麦肯锡季刊》高级编辑林琳,对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进行了访谈,深入讨论了这一深刻变革的驱动力和转型理念。我们同样感兴趣的还有,在软件产业缺乏友善生存环境的中国,大多数软件企业能活五年、七年就算幸运,对于刚刚庆祝了20周岁生日的东软来说,它的生存法则是什么?刘积仁博士对此的回答是:以开放式创新营造一个多方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An innovativeeco-system)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和核心竞争力。

 

超越技术的创新

 

《麦肯锡季刊》(以下简称《季刊》)众所周知,东北一直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传统的制造业是其支柱产业,缺少软件业的发展条件。您认为20年来,是什么因素推动东软的成长?

 

刘积仁:从最初的3台电脑和3万元人民币创业,发展到如今的20000名员工,从一个人们都认为不可能成功发展软件产业的地方起步到今天,我们靠的是创新。1991年,我们三个大学青年教师在校园里创业,俗称教授下海经商。这样的背景使得东软从一开始就是热爱创新,并把创新植入企业DNA的一家公司。那时,我们也曾经希望像微软那样靠通用软件做成世界级企业。很快就发现在当时的中国盗版软件横行,一个例子是,东软最初研发的一批软件产品迅速被盗版。所以这条路根本走不通。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单纯的技术领先可能在欧美国家会成功,但是照搬这一模式在中国成功的机会很少。

 

所以,东软走的是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也就是软件与制造业相结合,软件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并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的模式。这是一条超越了单纯技术的创新之路。当然,我不是说技术不重要,但它的重要性应该体现在创造价值,而不只是“know-how”。今天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技术对整个商业成功的贡献率正在前所未有的变小。

 

创新生态系统

 

《季刊》:您所说的独特的创新模式是什么?

 

刘积仁:就是我们强调的以开放式创新营造创新生态系统(An innovative eco-system)。过去我们强调自主创新、民族创新。企业关起门来单枪匹马搞研发,忽略了技术与市场、客户需求和产业规模的结合。今天企业在创新方式的选择上,应该越来越灵活,而不应该是封闭、排他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家更多的是讲开放式创新、合作式创新,创新的过程已经变成全球合作的过程,这就形成了一个参与者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彼此一起成长和发展。如果有任何一方不能获益的话,这个生态系统就不够好。

 

现在,创新正在向中国移动,跨国公司纷纷建立本地研发中心,希望获得发展机会。中国企业应该重视这一趋势并且融入其中,与利益相关方包括竞争对手合作共同来创新,共同分享市场,这样既能在竞争中多方受益,又能回避风险。但是在从事开放式创新或者合作创新方面,更重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的东西,你的知识产权、Know-how,使得开放、合作成为可能。一个企业扎扎实实的打造自己的技术和自己的核心能力是很重要的。

 

《季刊》:是否可以分享一些东软在这方面的例子?

 

刘积仁:我们一直非常注重联盟和合作的开放创新,与合作伙伴分享很好的技术、经验和市场,互相成长、互相关照,使得东软一步一步走向今天的规模。

 

在这方面,东软有非常多的例子。1996年,我们进入医疗设备领域,当时这一块市场主要由GE Siemens、飞利浦、东芝、日立等几个跨国公司占据。后来我们与飞利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CT、彩超等医疗设备。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创新例子。制造时双方是合作伙伴,销售时成为竞争对手,但合作带给双方的利益更大,飞利浦为在新兴市场拓展丰富了产品线,东软一方面提高了质量和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我再举一个例子,东软在中国建了三所东软信息学院,我们的大学毕业生除了满足东软自身的需要,也给合作伙伴们带来价值,为它们培养大批IT管理人才,提供其在中国的技术培训中心和人才基地。

 

转型的冒险之旅

 

《季刊》:东软一直在发展电信、电力、社保、金融等行业应用,201112月发布了健康云战略以及熙康计划,全面进军健康管理领域。这一业务转型背后的战略考虑是什么?

 

刘积仁:这两年我们一直在考虑转型,怎样从原来的外包模式转向以服务为核心的模式。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的IT企业必须要变革原来的商业模式。在东软熟悉的所有业务领域里,我们的选择是先从医疗健康切入,推出了熙康模式,并借此从B2BB2B2C的商业模式转变。不放弃多年积累的企业级用户,同时将业务线延长到家庭和个人消费市场。

 

在这一领域,我们有别人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第一,东软是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领军者,也是最大的服务提供商,为全球5000多家客户提供数字医学影像设备等10大系列50余种医疗产品,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包括HISCISLISEMRPACSRISCAD、远程会诊服务等。

 

第二,东软1996年进入医疗设备行业,积累了十几年资源,有着16年对社会保险方面的经验,全国有4亿人在用东软的社会保险服务与支持系统。同时,我们提前看到了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健康管理服务一定是有市场需求的,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中国的GDP增长很快,中国人的慢性病比GDP还要快两倍,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造成了医疗卫生费用持续快速地增长,中国社会未来的健康成本将会面临巨大挑战,国家将会更重视慢性病的预防。2009年中国政府新医改方案,提出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同时提出公共医疗卫生要以预防为主。熙康计划就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季刊》:那么,熙康是如何营造创新生态系统的?系统中各方利益如何能够得到保证?

 

刘积仁:熙康不是一款产品或是一个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慢性病防治的开放平台,通过软件技术、医疗设备和互联网的结合,纵向整合医疗资源,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包括预防保健、远程监护、医疗救治

 

在内的健康服务平台。打个比方,熙康就像是“AppStore”,扮演的是运营商的角色,我们与医院、政府、专业协会、移动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医疗设备提供商等展开合作,共同构造一个健康管理的生态系统。所不同的是,苹果公司并不对“AppStore”审核,但我们对每项健康应用必须通过检测确认才会放入平台。另外,“AppStore”与消费者没有交互行为,但是熙康平台上一定是多方交互的。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得到好处,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根本上,通过这一平台来对公众健康进行良性干预和改变行为方式,比如为消费者定制减肥方案、运动指导和营养计划等。我们希望人们尽量不得病、少得病,只有不得已才去医院。帮助政府、家庭和个人降低了医疗卫生支出,提升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虽然这样一来,医院的就诊人数会有所减少,但是它们可以通过健康管理中心获得咨询和服务收入。

 

构建国际化能力

 

《季刊》:东软刚刚庆祝了20周岁生日,未来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刘积仁:这20年是东软的童年,刚走完认识自我的阶段。只有保持创新精神,坚持联盟、合作的开放策略,转变商业模式,才能再走二十年、三十年。未来东软将加快国际化进程,从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发展成新兴跨国公司。

 

我们要不断扩大国际市场规模,未来中国软件企业要想与跨国巨头竞争,必须要迈出中国本土市场,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从国际化中获得更大成长。虽然中国市场有巨大潜力,但国际市场是更大的舞台。10年后,公司计划国际市场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要从目前的33%增加到60%以上,从中国市场为中心转为以国际市场为中心。为此,东软近几年投入了大量资源加速扩张国际市场,通过并购和合作的方式在欧洲、日本和北美布局。

 

对年轻创业者的建议

 

《季刊》:作为一家创新型公司,您对年轻的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刘积仁:中国企业在过去30年里,干什么都赚钱,这使得创新的动力不足,现在,不创新也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创新即死。但是,创新已经不单单是个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系统问题,中国的企业要和跨国企业一起建立创新生态系统,在里面共同成长和发展。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创新意味着超越技术,能不能为客户、为社会带来价值;第二,今天的创新变成合作和开放,创新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要你自己来做,但是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要想通过创新来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确回答这两个基本问题。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河北畜牧服务网。      经营管理录入:本站编辑    责任编辑:管理员 
  • 上一篇经营管理:

  • 下一篇经营管理: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经营管理

    热点排行榜
    固顶财政惠农 生猪规模场申请中央财政补贴项目需要
    固顶财政惠农 生猪养殖企业能享受到资金支持么?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
    固顶财政惠农 河北省“菜篮子”国家财政扶持项目申
    固顶财政惠农 今年中央财政还会继续投资生猪标准化
    固顶财政惠农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养殖业良
    固顶财政惠农 本网独家:再次确认中央财政可能拿出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
    固顶财政惠农 关于上报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
    固顶财政惠农 畜牧业利用财政资金渠道介绍(1)
    固顶财政惠农 河北五家企业获得财政部秸秆能源化利
    固顶财政惠农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简介
    固顶会展会讯 大型公益活动河北行——国家最新畜牧…
    固顶财政惠农 教你运用财政惠农政策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
    固顶财政惠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
    固顶财政惠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简
    固顶财政惠农 农业产业化项目简介
    固顶财政惠农 农民专业组织合作社专项简介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实
    惠农政策解读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网站简介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河北畜牧服务网版权所有@2011-2016 冀ICP备12002456号
    联系电话:0311-67303882,67303883,67267176, 67267178, 18633000595,15131663036 传真:0311-67267178
    在线咨询QQ: 在线QQ咨询 在线QQ业务咨询 在线业务咨询 在线业务咨询 信息员网群:220742520
    网站地址:石家庄市槐安路交富强大街西北角华堂聚瑞(六区)1号楼1单元1602室(地图
    [本站声明] 本网站为服务河北省畜牧企业的公益性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