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近期国内豆油价格走势偏弱,且工厂需要保证前期高价合同顺利执行,挺价意愿依然较强,因此,短期国内豆粕价格仍有较强抗跌性。但南美丰产、大豆上市压力仍将对豆类产品市场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目前看,豆粕现货价格中长期走势仍不乐观。
油脂价格大幅下跌豆粕略涨
过去一周,国内主要食用植物油品种价格持续走低。截至上周三,一级豆油出厂价格:环渤海地区为8500~8650元/吨,较一周前下跌250~350元/吨;华东沿海地区8500~8750元/吨,下跌250~30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8450~8550元/吨,下跌300~350元/吨。国内主要港口24度棕榈油分销价6100~6550元/吨,下跌150~300元/吨。长江中下游地区四级菜油出厂价10400~10550元/吨,下跌50~100元/吨。节后国内油脂需求清淡,且库存充裕,现货价格可能继续走低。
沿海地区豆粕出厂价格先涨后跌,总体略有上涨。截至上周三,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价为3980~4080元/吨,普遍较一周前小幅上涨20~60元/吨。其中,京津地区出厂价3980~4030元/吨,日照地区4000~4080元/吨,江浙地区4030~408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4000~4080元/吨,大连地区4050元/吨。
节后第一周,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及国内豆粕库存紧张影响,饲料企业及贸易商补库较积极,多数工厂成交明显放量。近期,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再度回落,同时买家前一周大多已补库,入市积极性减弱,大多退场观望,市场成交数量较前一周明显下滑。
供应偏紧短期粕价仍较抗跌
节前畜禽集中出栏,加之节后猪肉价格走低,养殖企业补栏积极性不高,畜禽存栏处于较低水平,后期豆粕需求预计将维持相对低迷态势。但据了解,目前国内豆粕现货供应依然偏紧,同时,近期国内港口大豆库存也将降至偏紧水平,豆粕供应紧张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近期国内豆油价格走势偏弱,且工厂需要保证前期高价合同顺利执行,挺价意愿依然较强,因此,短期国内豆粕价格仍具有较强的抗跌性。但南美丰产、大豆上市压力仍将对豆类产品市场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目前来看,豆粕现货价格中长期走势仍不乐观。
监测显示,春节期间工厂大多停机,导致港口大豆库存较节前增加,截至前一周末,国内进口大豆库存总量在520万吨左右,较节前增加近30万吨。由于2、3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依然较小,远低于正常压榨量,且近期大豆压榨效益明显改善,工厂开工率将逐渐提高,预计港口大豆库存将再度下降,3月底可能降至400万吨左右的偏紧水平。4、5月份随着大豆到港量的增加,港口大豆库存将逐步回升。
库存压力不减棕榈油弱势难改
监测显示,加强食用油进口检验监管措施,并未如预期那样使我国棕榈油进口量出现下滑,1月份我国进口棕榈油实际到港量为47.3万吨,2月份到港量预计也在50万吨以上,今年前两个月棕榈油到港量远超之前预估,也是历年同期进口量较高水平。
随着近期棕榈油集中到港,我国库存刷新1月初的纪录再创历史新高。目前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总量在122万吨左右,较一周前上升约13万吨。其中,广州港已超过40万吨,天津港33万吨左右,张家港近15万吨。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国内库存总量为87万吨左右,前年同期仅38万吨左右。节后国内油脂消费处于淡季,棕榈油市场购销清淡,短期内高库存难以迅速消化。
国际市场上,主产国去库存化过程仍需要较长时间。马来西亚虽将今年1、2月份毛棕榈油出口关税降至零,但对库存影响不大,1月末棕榈油库存为258万吨,仅较去年12月的历史纪录263万吨略微下降。据船运机构SGS统计,2月末棕榈油库存难以明显下降。3月份马来西亚毛棕榈油出口关税将上调至4.5%,这可能使得出口量再度下滑。
而通常情况下,3月份之后主产国棕榈油产量将逐渐增加,在出口可能萎缩、而产量可能增长的情况下,后期主产国库存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增加。综合分析,国内外高企的库存短期内均难以迅速消化,将继续对棕榈油价格形成明显抑制,加之南美丰产大豆即将上市供应,后期棕榈油价格可能继续弱势走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