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鸭产业基本情况
1、产业基本情况
2009年我国鸭存栏、出栏以及鸭肉产量均列世界第一。FAO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鸭存栏 7.71亿只,占世界存栏量的65.73%;出栏20.21亿只,占世界出栏量的76.64%;生产鸭肉265.81万吨,占世界鸭肉总产量的69.12%。根据FAO近10年的鸭生产统计数据推算得出,2010年我国鸭存栏7.97亿只(见图1),出栏20.84亿只(见图2),鸭肉产量275.54万吨(见图3)。
 图1 2000—2010年我国与世界鸭存栏量对比图
图2 2000—2010年我国与世界鸭出栏量对比图
 图3 2000—2010年我国与世界鸭肉产量图
2、肉鸭出口情况概述
在国际贸易方面,中国依然是世界鸭肉产品第一出口大国,2011年出口鸭肉制品44309吨(包括白条冻鸭、分割冻鸭),出口额15398.08万美元,出口国包括欧盟多个国家、日本、韩国等。以上数据来源于商务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出口前五大国家2009-2012年出口量和金额
国别 |
2009年出口量 (吨) |
2009年出口额 (万美元) |
2010年出口量 (吨) |
2010年出口额 (万美元) |
2011年出口量 (吨) |
2011年出口额 (万美元) |
2012年前4月出口量 (吨) |
2012年前4月出口额(万美元) |
香港 |
24642.47 |
3661.63 |
23339.42 |
4067.68 |
24954.81 |
5117.2 |
7988.96 |
1896.03 |
吉尔吉斯斯坦 |
538.05 |
87.83 |
509.52 |
75.79 |
469.36 |
88.61 |
1506.09 |
322.3 |
日本 |
3438.41 |
1681.06 |
4105.17 |
2034.61 |
4990.56 |
2636.05 |
1384.53 |
750.19 |
韩国 |
685.16 |
244.12 |
1946.64 |
714.94 |
3313.43 |
1305.73 |
1321.9 |
540.13 |
比利时 |
1206.71 |
898.27 |
1978.14 |
1402.92 |
2977.44 |
2095.82 |
1089.4 |
762.01 |
合计 |
30510.80 |
6572.91 |
31878.89 |
8295.94 |
36705.60 |
11243.41 |
13290.88 |
4270.66 |
数据来源于商务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从上述五国的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分析:香港排第一位;日本排第二位;比利时排第三位;韩国排第四位;吉尔吉斯斯坦位居第五。
从上述五国出口量和出口额的增长速度分析:韩国排第一,其近3年的出口量平均增长120%、出口额平均增长131%;比利时排第二,其近3年的出口量平均增长57%、出口额平均增长52.7%;日本排第三,其近3年的出口量平均增长20.5%、出口额平均增长25%;香港排第四,其近3年的出口量平均增长0.6%、出口额平均增长18%;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更是突破性发展——2012年前4个月的出口量接近前三年出口量的总和,2012年前4个月的出口额322万美元较比前3年的出口额的总和252万美元还多70万美元。
二、肉鸭产业市场前景
1、国内市场
(1)、行业投资增加,安全管理产业链条加长
由于养鸭业受到政府支持和税收的优惠,且是日常蛋白质消费必需品,因此越来越多的行业外人士都看好肉鸭行业的发展前景,频频大力投资肉鸭行业,今后行业外投资肉鸭业的现象还将继续增加。
我国肉鸭养殖行业的发展已由单纯的追求企业数量扩张逐渐向以标准化、规模化、安全化为重点的发展模式过渡,由分散的家庭饲养向规模化饲养转变,规模化养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业化链条加长、质量管控水平逐年提高。
(2)、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对鸭产品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仅两广地区每年出栏的肉鸭为3亿-4亿只,几乎全部用于“烧鸭”。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日益关注的大背景下,鸭与蛋鸡和肉鸡相比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因此用药少,药残少,顺应了消费者的消费趋势,鸭产品消费在整个肉类消费中的比例呈上升态势,鸭肉及鸭脖、鸭胸、鸭翅、鸭掌、鸭头、鸭肫等分割品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因此我国的鸭产品市场很少有国外产品进入的压力,将为我国肉鸭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2、国际市场
商务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连续3年我国鸭肉的出口量、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均高于8%。未来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