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气寒冷,气温多变,肉鸡多以呼吸道疾病为主。在很多肉鸡养殖密集区域,常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找出肉鸡呼吸道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当务之急,有针对性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是控制肉鸡呼吸道疾病重中之重。
1. 引起肉鸡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1.1 不利环境因素
不利的环境因素对肉鸡的呼吸道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密集区域, 有时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主要不利环境因素是早春季节气温寒冷,为了防止感冒,把
鸡舍封闭起来,造成通风不良,鸡舍内空气中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大大超标,刺激鸡体呼吸道粘膜发炎,抵抗力显著下降,诱发呼吸道疾病;其次是气温突然转凉、湿度过低,机体受到冷、干燥刺激,VA、VC等
维生素以及
微量元素的缺乏,饲养密度过高、鸡体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环境中
霉菌毒素的污染等。这些不利的环境因素造成机体呼吸道粘膜系统受损,环境中病原体趁机侵入,加重鸡体呼吸道疾病的症状,进而引起鸡体呼吸道综合症。
1.2 呼吸道病原体大量存在
造成环境中呼吸道病原体大量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养殖过于密集,规划不合理;粪便清除不及时,乱堆乱放;淘汰鸡、病死鸡处理不当;消毒不及时、不严格。这几方面使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已知和未知的病原体,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同时或先后作用于鸡的呼吸道系统,它们之间可产生致病协同作用, 比单一的病原体致病性更严重。病毒性病原体(主要是温和型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感染使呼吸道上皮发生损害, 这些轻微的损害为细菌继发和共发创造良好感染机会。病毒感染、支原体、霉菌毒素和大肠杆菌四者之间相互协同作用,可以使呼吸道疾病更加严重。由于多病因的协同作用,致使病程更长,临床症状更加复杂,用药效果不理想,导致久治不愈或愈后容易复发。
1.3 疫苗免疫方面
雏鸡在前3周期间,免疫接种频繁,应激因素增多;不正确的免疫接种,尤其是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和新城疫疫苗的免疫间隔时间过短,两者之间产生严重的干扰,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首免时选择毒力较强的疫苗,如首免选择中等偏强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造成免疫系统(法氏囊)的破坏,会使鸡的免疫应答下降,降低了鸡体对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等的抵抗力。首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时,本身就会出现“可逆性”的呼吸道反应,如果加上自身的支原体、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这就是肉鸡首免后出现呼吸道症状的真正原因。
2、早春季节做好防治呼吸道病的措施
分析了导致肉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是采取得力防治措施的前提。理想的防治措施必须认真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改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入手,做到有效地控制肉鸡呼吸道疫病的发生。
2.1加强饲养管理
做到全进全出,严格控制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加强通风、及时排除鸡舍内NH3、CO2、H2S等有害气体、及时清粪、及时更换垫料,保证给鸡体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新鲜的生活环境。
2.2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
定期对鸡舍内外、饮水进行消毒。进雏前对鸡舍要彻底消毒,工作人员进
入鸡舍时,必须穿工作服,换上鞋帽,鸡舍严禁人员乱串和外来人参观。特别邻近鸡舍发病时,应严格封锁,坚持每日带鸡消毒1 次,用欧福迪对环境每周消毒2 次。每天对所用过的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工具,用威碘刷洗干净,晾干后使用。杜绝飞禽、老鼠、犬、猫等传染病原。粪便应远离鸡舍堆积发酵,作无害化妥善处理,病死鸡要焚烧或深埋。
2.3 做好疫苗的免疫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具体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其次要选择合适(毒力适中、质量上等)的SPF疫苗。最后要做到正确合理的免疫途径、免疫剂量。这样才能做到免疫效果确实,抵抗各种疾病。
2.4 认真做好药物的预防
在肉鸡呼吸道疾病多发期,应适当增加一些鱼肝油, 维生素A、C、E等保护呼吸道粘膜,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控制好大肠杆菌和支原体,定期用普新、炎迪纳米乳等药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在免疫前后或配合疫苗同时,使用信必妥,增强免疫效力和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病的出现。
呼吸道疾病并不可怕,养殖场只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合理饲喂,建立健全严格的科学防疫制度,做好疫苗接种及药物防治(有条件的要做抗体监测),就能有效的控制肉鸡呼吸道疫病的发生,从而提高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