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
该病是人畜共患急性,败血症,常年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临床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烧,
可视粘膜发绀,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解剖呈败血症,焦油样,脾脏肿大
病原:属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成员;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的大杆菌,属于需氧和间性需氧菌;是以温度为37度,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一般消毒不理想,但对碘溶液敏感一般10min可杀死,一般草食动物最为敏感,猪易感性较低;病畜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过消化道传播;偶尔呈地方流行性,在夏季高温多雨易发生
症状:一般潜伏期为1-5天,局部症状明显,咽型炭疽: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体温升高,精神减退,严重者可视粘膜发绀,呼吸困难,窒息死亡;大多不明显。肠型炭疽:呕吐,停食,拉稀或便秘,粪便有血,轻者自愈,严重者死亡。
病理变化:急性败血症死亡病例:尸体迅速腐败,尸僵不全,结膜发绀;皮下,肌肉及粘膜有黄色或红黄色胶状侵染,病有出血点,有出血点血凝不良,脾高度肿大,切面脾髓入泥状,呈暗红色;淋巴结肿大出血,胃肠道下层粘膜下层肿胀,呈暗红色;
咽型炭疽死亡病例:扁桃体坏死,咽头,会厌,颈部组织发生水肿;周围淋巴结肿胀,出血坏死;常见于颌下淋巴结,扁桃体,咽后,颈淋巴结,肠系淋巴结表现不同程度坚实肿胀,切面干燥,无光,呈砖红色;有灰白或灰黄色坏死灶,周围有黄色胶状侵染
治疗:该菌对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磺胺嘧啶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