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炎。主要原因:由于粗糙的草料、异物、化学物质损伤、机械损伤引起,或由咽炎并发引起。主要症状:病牛不愿吃食,特别不愿吃过热、过冷、粗硬的草料,口粘膜发红、肿胀、流涎,甚至口臭、溃烂、出血。防治方法:轻度的口炎,可用雷佛奴尔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若溃烂有渗出液者可用2%明矾治疗,溃疡处用碘甘油(1:5)涂抹,对有全身症状的,可用抗菌素药物。
2、前胃蠕动驰缓。病因:主要是由于突然更换饲料或精料喂量过多,长期饲喂难消化及变质的草料,有时也可由其它病引起。病状:食欲减少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瘤胃及肠蠕动变弱。粪便减少而先干后稀,鼻镜干燥,瘤胃有时扩张,按后有痛感。防治:主要做好预防,如合理调配饲料等。牛发病后应停食1-2天,再给易消化的饲料,轻者可减少饲料给量。为促进瘤胃蠕动,可用5%氯化钠和5%氯化钙(每公斤体重1毫升),加入苯甲酸钠咖啡因2—3克,静脉注射,为兴奋瘤胃蠕动,可用新斯的明20-60毫克,皮下注射;继发胃肠炎时,可内服黄连素1-2克,每日3次。
3、瘤胃积食。原因:过食大量不易消化、不易反刍的粗纤维饲草,过食大量精料,或因胃的其它疾病引起。症状:牛的食欲不强,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拱背、努喷、磨齿、摇尾、时起时卧,从腹壁按压瘤胃,呈硬沙袋样,有痛感。病重时,呼吸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卧地,甚至发生酸中毒,呼吸加深。防治:防止牛贪食,防止大量喂精料,不宜喂单纯不易消化饲草,要与其它饲草混喂。如发病,灌服硫酸钠(或硫酸镁)500-1000克(配成8-10%水溶液)。也可服石蜡油、蓖麻油等泻药。大量输入葡萄糖、氯化钠药液,每日2-3次,每次2000-4000毫升,在治疗基础上,给新斯的明、高渗氯化钠液等兴奋药,促进瘤胃运行。
4、口蹄疫。症状:病牛体温升高,精神萎糜,闭口,流涎,口腔内膜、趾间、蹄冠皮肤上出现水胞或红色溃烂,严重时蹄壳脱落。防治:加强防疫,对常发病区要定期注射疫苗。发现病牛要立即上报有关部门,疫区封锁,对畜舍、病畜尸体严格消毒、清理,消毒用1-2%氢氧化纳溶液喷洒,对病畜加强护理,喂易消化粥料和饲草,并多饮水。对病牛,可用清水、食醋、明矾水(1-2%)、高锰酸钾溶液(0.1%)或硼酸水洗漱口腔。溃烂部位可涂擦甘碘油或冰硼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