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消息!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病毒研究中心邓增钦团队近日在非洲猪瘟病毒拓扑异构酶的结构解析和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为抗非洲猪瘟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8月28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病毒研究中心邓增钦团队在非洲猪瘟病毒拓扑异构酶的结构解析和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ryo-EM structures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topoisomerase为题,发表在mBio上。该研究提升了科学家对病毒拓扑异构酶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为靶向病毒拓扑异构酶的抗非洲猪瘟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科学家对拓扑异构酶的认知主要来自对真核生物以及细菌来源的拓扑异构酶的研究,而对于病毒编码的拓扑异构酶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知之甚少。
据悉,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高传染性的双链DNA病毒,可导致非洲猪瘟,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感染安全有效的商用疫苗和治疗药物。非洲猪瘟病毒编码的Ⅱ型拓扑异构酶P1192R在不同ASFV毒株中高度保守,且在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潜在的抗非洲猪瘟病毒药物靶标。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8月11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广州实验室等,在腺病毒载体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及免疫策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new vaccination regimen using adenovirus-vectored vaccine confers effective protection against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n swine为题,在线发表在《新兴微生物与感染》(Emerging Microbes&Infections)上。
目前,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存在瓶颈,例如,潜在的保护性抗原研究不足、单一抗原难以诱导有效的免疫保护、黏膜免疫反应在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和安全性等。因此,确定有效的抗原组合,同时高效诱导抗体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的三重反应,是研发新一代非洲猪瘟疫苗的关键。
近年来,非洲猪瘟疫苗(下称“非瘟疫苗”)取得突破的消息不绝于耳,引发各界关注。非洲猪瘟冻干灭活疫苗的“动物实验结果可以起到100%保护”;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已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了兽药应急评价申请;兰研所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已完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静态验收……国内存在多种不同技术路线的非瘟疫苗研发产品。
据中国经济周刊5月报道,中部地区一生猪育种企业负责人林邻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很多非瘟疫苗更多还是噱头。现在很多大型生猪养殖户是不敢给生猪打非瘟疫苗的,因为市场上没有成熟的非瘟疫苗。”
林邻认为,动物实验结果是否有科学依据,要看样本数。非瘟疫苗在动物实验条件下防护结果和真实生猪养殖环境保护效果是两回事。现实中大规模生猪养殖情况复杂,且生猪都是活体,接触的环境复杂多变,面对非洲猪瘟目前的疫苗很难做到“100%保护”。
农业农村部公开资料显示,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死亡率高,可达100%,严重危害养猪业。非洲猪瘟不感染人,也不感染除家猪和野猪之外的其他动物。自2018年8月3日辽宁沈阳发现国内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该病已在十多个省份点状散发或小区域流行。目前,尚无安全和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非洲猪瘟,也无有效药物进行治疗,只能采取扑杀净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