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傍晚,几乎囊括了黔江区所有生猪养殖“大佬”的牧昇生猪养殖股份合作社,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应对新一轮猪价下跌。
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养殖户来说,从去年开始的猪价下跌“寒冬”还未结束;但对整个生猪产业来说,现在却是有实力的企业调整结构、赶在猪价回暖时盈利的最佳时机。
两大特点
养殖者喊“难支撑”
“去年底生猪收购价曾涨到每公斤18.2元。没想到只高兴了几天,价格又跌了!”牧昇生猪养殖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周华兴说。
25日,黔江区生猪收购均价为每公斤12.2元,比成本价低2.5元左右;与此同时,某名牌饲料价由去年初的每公斤3.4元涨至现在的3.8元。这意味着,社员出栏一头猪要亏两百多元。
“这轮猪价下跌,有着降幅大、饲料价格却相对坚挺的两个特点。”市农委负责生猪产业发展的副调研员向品居说。
据市农委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猪肉价格很快进入下行通道,良种猪收购价从每公斤14.71元降至13.45元,降幅达8.6%。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建立在收购均价同比下降8%左右的急剧下跌。
以往饲料价格也伴随肉价走低。而这次下跌过程中,育肥猪饲料每公斤同比上涨9.3%,而饲料中的主要成分豆粕,价格上涨10.51%。
据测算,目前我市猪粮比已跌至5.2∶1,远低于盈亏平衡点的6∶1。
两大原因
迎来新一轮“猪周期”
按以往惯例,猪价是三年一个周期,为何这轮猪价在仅仅回暖3个月后就迎来下跌?
“生猪产业高度市场化,近几年受散户退出、疫病等影响,‘猪周期’已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市农委畜牧处处长吕祖德说。
这一轮价格下跌,仍与供求两个方面紧密相关。
从供应方面来看,在全国大流通格局下,今年一季度,我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2.4%,而我市则为1.8%;我市与全国一样,产能都偏高,其中全市能繁母猪占总存栏的比例达到11.7%,市场上猪肉供应较为充足。
同时,我国与近十个国家签有猪肉进口协议,每月仍有一定量的“洋猪肉”进入国内市场。较便宜的“洋猪肉”对国产猪肉带来一定的冲击。
与此同时,春节后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消费量往往会下滑;而3月份的“黄浦江抛猪”事件,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信心,使得猪肉消费雪上加霜。
两者努力
趁机调整生猪产业结构
大幅的价格下跌,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猪价大涨?
“这要看半年内政府是否通过调控保持了核心生产力,后期是否会发生大规模的疫情。”吕祖德说,而减少猪价的大幅波动,还需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
目前,我国发布的冻肉收储消息对市场已有一定的提振作用。我市也将在近期实行生猪收储,在猪价低谷时以保本价收购生猪,猪价高时抛出,从而稳定市场,保持生猪产业的核心生产力;同时,政府将通过宣传引导,增强市场对消费猪肉的信心。
“这段时间,也是养殖者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时机。”向品居表示。这一轮依然会有大量散户退出;而在能繁母猪占比过高的情况下,淘汰部分生产能力不佳的母猪,引入产仔率高的良种母猪,并通过综合措施节本增效,优化生猪生产结构,也为猪价回暖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养殖者应根据全国性监测和预警信息,作中长期的综合理性判断,不能仅根据市场行情涨跌而“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提高经营化水平,多抱团发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亏损。
在昨日的会上,牧昇的100多名会员经讨论,准备通过淘汰母猪、多卖仔猪、集体订购饲料等方式,减少亏损。目前该合作社的能繁母猪已由去年底的1.3万头降至现在的1.1万头;与此同时,部分会员还将持续引入原种种猪,以便产能赶上下一轮好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