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突如其来的禽流感令许多市民“闻鸡色变”,不敢吃鸡,市场上的禽肉类食品价格也随之下跌,禽产品跌入“冰点”,受此风波影响,禽类养殖户叫苦不迭,家禽养殖业遭遇极寒,产业稳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家禽养殖户面临“生存危机”
“这都小半个月了,一个鸡蛋也卖不出去,每天都有几千元的损失。”4月18日,西安周至县终南镇吴家屯村种鸡养殖户刘开利说,他的养殖场现有4000只种鸡,今年3月份刚进入产蛋高峰期,一天大约70%的种鸡产蛋,每天大概能收2800颗蛋,当时刚开始产蛋的鸡下得小蛋一个都在1.3元,谁知道3月底突然来了禽流感,种鸡蛋价格开始下跌,4月初价格从1.3元/个下跌到0.6元/个以下,最近这十多天竟没人来收蛋了。“没有了产出,但投入还不能少,这些种鸡每天光饲料就得吃掉1500元,这还没算人工。”刘开利声音哽咽。
一进种鸡养殖户杨新联家,受禽流感疫情波及,鸡和蛋都没了销路,偌大的客厅一侧堆了近2万颗种鸡蛋,占了小半间房,“这就是近十天以来积压的种蛋,每天还在以二三千颗左右的速度增加。最多扛到这个月底,如果五一后还没人收鸡蛋,后果真不堪设想。”同样十来天没卖出一个鸡蛋的杨新联望着家里仍在继续增高的蛋堆很难过:“啥时候才能把这些鸡蛋早些卖出去?鸡蛋一般只能保存一个月左右,种鸡蛋时间更短,这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也不知道禽流感影响啥时结束,如果时间一长,很多鸡蛋都要倒掉。”
吴家屯的书记杨峰文告诉记者,种鸡养殖是村里的一村一品,一直采用“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以往正常的时候,公司一般定点四天来村上拉一回种鸡蛋,这些蛋运回公司就要进行孵化,但现在收购公司孵化的鸡苗没人要,公司停孵,种鸡蛋也不收购了。目前村上正在下蛋的种鸡还有2万多只,积压的种鸡蛋不少,卖不出去,当成菜蛋卖都没人要。许多养殖户自发联系客商也没人来。
“资金链”承压严重
大面积的滞销背后,另一个更为严重的“连锁反应”或者会随时引爆。“资金压力太大了。我去年九月底进的这批种鸡苗,一只7.5元,4000只就投进去20多万元,最近每天的饲料钱都是借钱维持。”刘开利很焦急,养殖行业本来就是个微利行业,风险大,农业保险也没涉及养鸡,目前已经是苦苦支撑,如果不能有效改善,将难以为继。
杨峰文说,2012年鸡蛋的销售行情就不是特别好,价格波动较大,许多养殖户都有些亏损,今年以来蛋价一直不错,若是按年初种蛋收购价,4000只鸡从3月份到7月份,光种鸡蛋收入就能有20多万元。而现在客商基本上停止了收购,市场基本处于产品有价无市状态,这次的疫情对家禽行业影响特别大,大部分养殖户已陷入亏损状态。
期盼及时出台产业应急措施
鸡蛋卖不出去,但也没办法像上海、江苏那样杀鸡。“陕西没有疫情,如果养殖户自己杀鸡,会造成恐慌,也毁了这个行业。现在没有鸡苗,接着就没有种鸡,将来肯定影响产业稳定发展,几个月后,包括鸡蛋在内的禽产品价格又可能暴涨。”养殖户们纷纷表示。
采访中,记者感觉到刘开利、杨新联、许红军等养殖户们在“冷空气”面前仍在积极应对,他们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免疫工作,每天做好鸡舍、场地、器具等消毒,加强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众多养殖户还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扶持政策,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促进家禽产业稳定发展。听说上海、宁波等地对受禽流感影响的家禽养殖场给予财政补贴,他们也希望陕西能有相应的政策。
采访结束时,杨峰文说了个愿望,就是希望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养殖户撑起保护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