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树 形 导 航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惠农政策 | 监测预警 | 行业名录 | 统计分析 | 市场行情 | 网上商城 | 本站论坛 | 畜牧法规 | 专家问答 | 下载专区 | 会员服务
河北各地 | 会展会讯 | 供求信息 | 饲养管理 | 疾病防治 | 饲草饲料 | 兽医药械 | 畜禽良种 | 农畜产品 | 经营管理 | 财富人生 | 招聘求职 | 关于本网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2025濠电姷鏁告慨鎾儉婢舵劕绾ч幖瀛樻尭娴滅偓淇婇妶鍕妽闁告瑥绻橀弻锝夊箣閿濆棭妫勭紒鐐劤濞硷繝寮婚悢鍛婄秶闁告挆鍛缂傚倷鑳舵刊顓㈠垂閸洖钃熼柕濞炬櫆閸嬪棝鏌涚仦鍓р槈妞ゅ骏鎷�4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為悧鐘汇€侀弴銏℃櫆闁芥ê顦純鏇㈡⒒娴h櫣甯涢柛鏃€娲熼獮鏍敃閵堝洣绗夊銈嗙墱閸嬬偤鎮¢妷鈺傜厽闁哄洨鍋涢埀顒€婀遍埀顒佺啲閹凤拷8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為悧鐘汇€侀弴銏℃櫇闁逞屽墰缁絽螖娴h櫣顔曢梺鐟扮摠閻熴儵鎮橀埡鍐<闁绘瑢鍋撻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為悧鐘汇€侀弴銏犖ч柛灞剧煯婢规洖鈹戦缁撶細闁告鍐f瀺鐎广儱娲犻崑鎾舵喆閸曨剛锛涢梺鍛婎殕婵炲﹪鎮伴鈧畷鍫曨敆婢跺娅屽┑鐘垫暩婵挳骞婃径鎰;闁规崘顕ч柨銈嗕繆閵堝嫯鍏岄柛妯绘崌濮婅櫣鈧湱濮甸妴鍐磼閳ь剚绗熼埀顒€顕i幎鑺ュ亜闁硅偐鍋樼花濠氭⒑閸愬弶鎯堥柛濠傤煼瀹曪綁鍩€椤掑嫭鈷戦柛婵嗗椤箓鏌涢弮鈧崹鍧楃嵁閸愵喖围濠㈣泛锕﹂敍婊冣攽閻愭潙鐏﹂柨鏇楁櫆鐎靛ジ鏁撻敓锟�
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畜牧服务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要闻 > 正文
|
行业资讯首页
|
本网新闻
|
政务信息
|
科技前沿
|
国内要闻
|
综合信息
|
中国饲料行业大整合逐步拉开帷幕           ★★★
中国饲料行业大整合逐步拉开帷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58 更新时间:2013-2-20 【字体:
 

  进入21世纪,在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之后,中国饲料工业的行业大整合也逐步拉开了帷幕。目前全国共有11000多家饲料加工企业,年产量低于5万吨的中小型企业占70%以上;种植业发展不稳定,饲料原料供应全面告急,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逐年递增;饲料科技领域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知名品牌缺乏等等。这些问题都昭示着中国饲料工业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在观察、研究中国饲料工业近2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10年甚至更远之后的中国饲料工业将主要呈现五大主要特点。

  一、饲料行业将采取继续自建或收购兼并的方式来完成行业整合

  2001年开始,中国的养殖市场和饲料加工市场出现阶段性相对饱和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畜禽产品价格调整的周期越来越短,之前一个良性发展周期跨越4-5年的现象逐步消失,时间缩短到1-2年甚至更短。市场不断动荡,饲料加工及养殖业的单位经营利润越来越薄,逼迫部分饲料加工企业及养殖企业开始主动退出市场,或被大型企业兼并重组。整个行业面临整合重组的事实逐步呈现出来。

  2005年,以山东六和集团被四川南方新希望集团控股兼并为标志,中国饲料产业整合的帷幕正式拉开了。此后,南方新希望集团对陕西石羊集团、山西大象集团等地方大型饲料企业相继“开炮”。典型的代表性事件还包括四川通威集团等对广东湛江粤华水产饲料公司的收购、新疆天康集团对河南宏展饲料集团的收购。这些预示着中国饲料加工业的整合已经真正开始。

  与此同时,部分饲料集团公司则通过加速扩建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阵营,如上海东方希望集团、湖南唐人神集团等,他们主要以不断建立新厂的方式,对全国主要养殖地区的饲料加工市场实行密集开发。这些大型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丰富、饲料加工技术先进,资金实力雄厚,市场网络开发能力强,占领市场的推进速度非常快,一旦建厂,当地周边的一些小企业很快就不得不关门歇业。

  根据统计,到2005年末,中国实际在产的饲料加工企业共15000家左右,2007-2008年,2700多家饲料加工企业从我们的实际在产企业统计表中消失;2009年,被抹去的饲料加工企业又增加了1700多家,全国实际在产的饲料企业减少到11000家左右,这个数字还包括了新建的饲料企业和虽然仍然登记在册但事实上已经停产的企业。事实非常鲜明地说明,中国饲料加工业的整合,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预计2015年全国实际在产的饲料加工企业在8000家左右,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变成6000家左右。

  二、产业一条龙经营将逐步成为饲料加工行业拓展市场的主流模式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大集团将肉鸡育种孵化与饲料生产、养殖、屠宰及深加工为一体的企业经营模式搬到中国来以后,农牧业产业经营一条龙模式在中国就开始被不断复制。在家禽、生猪及奶牛、水产养殖业先后诞生了山东六和集团、湖南唐人神集团等一大批农牧业经营一体化的代表性企业。到今天为止,一条龙经营模式已经成为部分具备雄厚资金实力的饲料加工企业成功拓展赢利面的主要选择。

  与此同时,一种松散型的一条龙经营模式也在中国的农牧业领域诞生,即所谓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市场”模式,这也是订单式生产合作的一种新模式。由企业提供畜禽种苗、配套的饲料以及管理与技术支持,多家养殖户联合出资成立养殖小区,企业对成品生猪、家禽及水产品进行回收加工的松散型一条龙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作为以饲料生产为主业的企业来说,既可以保证饲料销路的稳定,又同时实现了经营领域向畜禽水产品育种育苗及深加工的延伸,可谓一举多得。

  未来,资金实力强大的集团公司将更多地选择依靠自身实力从事“育种育苗饲料养殖畜禽水产品屠宰深加工”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而绝大多数中型及小型饲料企业由于受资金限制,将更多地采取联合育种育苗企业、养殖企业或养殖户、畜禽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共同组成松散型的非产权形式的一条龙经营合作社的模式来完成。

  三、养殖模式变化成为调整饲料品种结构的主要动力

  在中国饲料加工业起步发展之初,根据当时养殖模式及原料供应结构特点,中国的饲料生产企业一开始就开发出全价料、浓缩料和预混料三大细分品种,以满足不同规模养殖户的需求。不过,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大宗原料价格高企以及散养户大批退出市场,预混料和浓缩料最终将从市场上消失,全价料将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品种。

  较长时间以来,畜禽散养均是中国最主要的养殖模式,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和家禽、水产养殖场则很少。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比重低于20%、蛋鸡蛋鸭规模养殖场比重不到40%、肉鸡肉鸭规模养殖场的比重不到30%,而投放饲料进行水产养殖的比重连10%都不到。散养户的大量存在,以及农村丰富的能量饲料原料的存在,决定了浓缩料比重高达30%左右,以满足大量散养户自配料的需求。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畜禽养殖规模化进程首先在蛋鸡养殖领域快速推进。九十年代末,规模场比重已经达到67%左右,2005年中国的蛋禽规模化养殖的比重已经接近84%。但2005年全国规模化生猪养殖的比重仅占37%,肉禽规模化比重为49%,仍然偏低。因此,截至2005年,中国浓缩料的比重仍占总产量比重的23.42%。

  真正的变革是从2007年开始的。在经历了2006年养殖市场大亏损之后,大量生猪及家禽养殖户都出现了经营亏损,散养户纷纷退出市场。2007年饲料原料价格暴涨,养殖成本大幅增加,绝大多数散养户已经无力重新进入养殖市场。因此,从2007年开始,中国浓缩料市场开始明显萎缩。2008-2010年,中国养殖市场的经营效益又连续下滑,亏损的风险越来越大,浓缩料自配市场,既失去了需求主体,又丧失了成本优势。因此,2009年末中国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比重已经上升至79%,肉禽规模养殖场比重上升至64%,蛋禽规模养殖场比重达到83%。中国浓缩饲料比重则下降至20.25%。

  未来数年,随着中国养殖规模化进程不断推进,大宗原料行情高位运行以及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饲料品种结构调整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浓缩料将最终从中国的饲料品种中消失,而预混料存在的时间则相对要长,但也逃避不了这样的命运。

  四、主要饲料原料供应短缺的事实无法回避

  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灌溉用水紧缺以及自然灾害的增多,中国主要的饲料用原料供应能力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原料短缺已经成为困扰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统计表明,到2010年止,中国的饲用豆粕接近80%由进口大豆来提供,进口鱼粉早在2000年就占到总需求的80%以上;饲用菜粕和棉粕的年度理论需求量在1500万吨左右,但自产数量却不足1000万吨,500万吨左右的缺口不得不用豆粕来替代;饲用玉米的年度需求量逐步逼近9500万吨,加上不断增长的玉米深加工需求,中国的玉米供应已经逼近红色警戒点,而国产玉米的实际年度产量到1.5亿吨已经是极限,面临着全面进口和正式推广转基因种植的艰难抉择,未来两三年,中国大量进口玉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其余诸如小麦、麸皮、次粉、DDGS等非常规原料的供应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五、饲料生产企业将逐步演化成养殖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

  纵观中国饲料加工市场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饲料加工市场逐步发展壮大和成熟的过程,也是饲料加工行业利润逐年下降的过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饲料加工业处于“暴利”阶段,平均加工利润大都在16%以上;九十年代,平均利润下降到8%-12%左右;从2001年开始,饲料市场开始剧烈震荡,加工利润进一步降低,到2005年行业平均利润下降到4%-6%;2006年全国养殖市场大亏损,饲料需求量下降,2007年饲料原料价格又出现暴涨,全国饲料加工企业的平均利润进一步下降到3%以下,大多数饲料加工企业不得不依靠饲料产销量的增长来拉动利润的增长。

  从长远来看,无论是饲料企业选择以产业链模式发展,还是与畜禽水产育种企业、养殖企业以及畜禽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实行松散型的非产权式联合经营,饲料加工环节的利润都将维持在1-3%甚至更低的水平。加上订单式生产联合模式的出现,饲料加工企业将逐步成为养殖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再没有机会在整个产业链中扮演主角,这是农牧业产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河北畜牧服务网。      行业资讯录入:本站编辑    责任编辑:管理员 
  • 上一篇行业资讯:

  • 下一篇行业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行业资讯

    热点排行榜
    固顶财政惠农 生猪规模场申请中央财政补贴项目需要
    固顶会展会讯 大型公益活动河北行——国家最新畜牧…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
    固顶财政惠农 河北省“菜篮子”国家财政扶持项目申
    固顶财政惠农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养殖业良
    固顶财政惠农 今年中央财政还会继续投资生猪标准化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
    固顶财政惠农 本网独家:再次确认中央财政可能拿出
    固顶财政惠农 关于上报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
    固顶财政惠农 河北五家企业获得财政部秸秆能源化利
    固顶财政惠农 畜牧业利用财政资金渠道介绍(1)
    固顶财政惠农 关于上报2013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
    固顶财政惠农 关于上报2013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
    固顶财政惠农 关于请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实
    固顶财政惠农 教你运用财政惠农政策
    固顶财政惠农 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城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
    固顶财政惠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简
    惠农政策解读
    专题栏目
  • 猪肉价格
  • 更多内容
    网站简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河北畜牧服务网版权所有@2011-2016 冀ICP备12002456号
    联系电话:0311-67303882,67303883,67267176, 67267178, 18633000595,15131663036 传真:0311-67303883,67267178
    在线咨询QQ: 在线QQ咨询 在线QQ业务咨询 在线业务咨询 在线QQ咨询 信息员网群:220742520
    网站地址: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维多利亚时代12号楼1单元201室(地图
    [本站声明] 本网站为服务河北省畜牧企业的公益性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