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始终将是兽药市场最基础的,最终端的销售人员。销售的有品牌,人品,技术,但最终销售的仍是产品,因为没有产品就没有效益,自然也就没有工资、奖金、补助、提成等等生活和发展保障。要想改变现有依药养医的状况,必须改变现有制度和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将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分配因此实现之路很漫长。
终端销售要修炼三点:
一、 要切合市场。
二、 要有过硬的产品。
三、 要有实用的技术。
在过去的十年中,市场是中国的农村及成农结合带;产品质量鱼目混珠,可以用杂、乱、差来形容,即便有点好的产品也被营销销售和低价销售压的抬不起头来;技术员的入门基础非常低,本科生、专科生、培训生、和各个自带、自学生大量充斥着养鸡业,老百姓都不知道相信谁,最后只能选择了个能说会道的。可以说以上三点在过去十年是很容易完成的,因此导致了畜牧业的鱼目混珠,参差不齐,进入了必须洗牌的阶段。
一、 市场的转变:
自2011年冬季至今市场的洗牌开始加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规模在3000以下的养殖户基本被淘汰了80%-85%,剩下的多是饲养管理非常好,能及时接受新鲜的事物和理念,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能不断的学习和完善。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10万以上的集约化养殖场亏损严重的占90%,有的已经转行或对外出租。分析原因有
1、 从来没有养殖经验,以为投资鸡场就能养殖挣钱,结果赔的一塌糊涂,这样的鸡场已经基本全倒闭。
2、 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加上在本地区人脉不错,盲目发展和建设鸡场,套取国家的补助,这样的鸡场老板并不看重效益,自然也就无法获得效益。
3、 以前养殖小规模鸡场挣了不少钱,感觉养殖经验很丰富,就拉上投资人,合伙扩建鸡场。结果往往是对设备的了解掌握不够,又或是缺乏对鸡场人员的有效管理,养殖往往不如意,亏损连连。
4、 资金薄弱、鸡场效益本省就处于微利阶段,运营费用过高,导致破产。
5、 有经验,精技术的管理人员不到位,鸡场管理人员以自我为中心,以自身效益为中心,怕承担责任的责任心。要知道鸡场是厂长管理人、人管理设备、设备控制环境、环境养鸡、鸡才能养鸡场,如果这些环节有一个环节失去自己的责任,就会导致亏损。
在这种残酷的洗牌环境下,10万只以上的鸡场,要想生存下来。1、依靠大的肉鸡集团如六和、中慧、华都、益客、大成等等,利用集团内给予的合同、补助、和优惠政策来实现效益。2、自己建造养殖场,找自己的人管理和养殖。责任心、积极性、技术、资金必不可少。
在这一年里效益比较理想,有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鸡场是饲养在1-5万的鸡场。这样的鸡场建造者多是两类人群。一类是现在的龙头、经销商,他们缩短了整个养殖产业链。一类是以前小规模饲养,现在扩建棚的人,有一定的养殖经验,有一定的管理水平,扩建后仍然自己饲养或者请上一到两个帮忙的人。因此未来3-5年内仍然会以这种养殖模式主导肉鸡养殖市场。
二、 要有过硬的产品:
只关注养殖市场的变化,盲目的去追随是没有用的,只有修炼自身的内功,开发良好和配备良好的武器给技术员。才是对技术最大的帮助。
肉鸡养殖大病基本也就这几个,在养殖进入微利时代,不可能在像以前一样,用药去试病,或者给药实行大包围,不管什么病抗病毒、呼吸道、大肠杆菌、保肝利肾一起上。无用药、劣质药、低效药肯定会被无情的淘汰,养殖场用的药一定会是可信赖的、优质稳定、用药见效的药品。因此兽药市场一定会去糙留精。药厂的生存之道就在于开发和维护精品。
三、 要有实用的技术
以前养殖业包括畜牧兽医门槛较低,只要踏实,能吃苦就能入行,随着养殖越来越集约化,养殖利润微利化,养殖风险越来越高,培养新手入行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以后养殖行业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
肉鸡市场,没有固定客户群的经销商,没有特色的经销商势必被第一批淘汰,因为这类经销商主要以零卖药为主,主要面对的是5000以下的小规模饲养,对疾病缺乏全面透彻的认识,又缺乏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信息平台,因此当集约化鸡场出现这样一批经销商最先被淘汰。
小的放养龙头或二级龙头被其次淘汰。二级龙头被淘汰主要是受利润的压迫,被迫退出市场。小的放养龙头,主要是抗市场打击力太弱,因为放养量较小无法及时了解疾病流行情况,无法及时了解鸡苗质量情况,无法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情况。加上盲目依赖廉价劳动力(实习生、技术员)导致用药混乱,技术指导混乱,上鸡和走鸡混乱。因此被其次淘汰或者转为自建棚养殖。
优秀的龙头掌握着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网络优势,资金优势,因此生存空间希望较大。但有几种原因也会导致龙头的生存受到威胁。
1、 不考虑资金链的压力,盲目扩展、扩张的龙头。尤其今年上半年,多少个龙头因为去年行情不错,盲目扩建鸡场,盲目发展养殖户,盲目投资屠宰场、种鸡场、和其他行业,一旦出现养殖户亏损,资金链不堪重负,就会出现危机甚至破产。
2、 只追求自己利益,不考虑养殖户利益的龙头。例如有的龙头给养殖户写大合同来刺激养殖市场,在市场低迷时保价给养殖户,结果看到风险过大,就购进市场的B雏或者混合雏按A雏的价格放养给养殖户,养殖户来鸡后一直闹病,于是药费比A雏又多花了不少钱,养殖户饲养到30多天以后,伤亡太重被迫提前走鸡,料肉比还高,最后一算账养殖户还是赔钱,龙头账面上也赔钱。但大多数养殖户亏损了是没有钱给龙头的。1批、2批、3批还是如此,养殖户要么关门打工,要么重新选择龙头,要么欠账压着龙头资金链出现问题。
3、 不能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龙头。集约化养殖一旦形成,龙头的暴利时代就宣告结束,谁能最早,最快,最低让利给养殖户谁才能生存。
4、 科学的饲养管理及切合实际的用药模式。龙头的变通一定的比养殖户快,才能更好引导和指导养殖户。例如暖风炉取暖的鸡群湿度偏低,如何更好的操作和弥补;再如小棚饲养药费可能达到2块以上,而保温棚可能只有1.2-1.5等等。
现有的技术员的服务模式是,兽药厂家发工资,经销商和龙头负责生活。而有一天经销商没有了,龙头减少了50%;以前服务小棚,有病治病的技术员我们还能生存吗?
以后技术员生存:
1、 直接进入大肉食集团的养殖场。但发展提高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学习的机会可能都很少。
2、 龙头高薪聘请优秀的技术员。这样就改变了以药养医的现状,技术员不用再承受任务的压力,提成的诱惑,奖金的鼓励。但龙头需要什么养的人呢,最起码的标准是能独挡一面,全面的技术服务人员。
3、 做当地最知名的兽医。
以上三点不管选择那一点都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灵活运用的临床经验,可靠的兽药产品,和不断进取的状态。3年后我们还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