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向亿只肉鸡产业示范基地县目标再冲刺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肉鸡产业发展,努力实现打造鸡产业示范基地县目标,10月31日,全县肉鸡产业推进会在苏坊镇会议室召开,县委书记张建军,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习忙俊,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树勋,政府副县长陈飞,各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石羊集团日屠宰10万只肉鸡生产线、苏坊镇寨子村20栋万只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工地。石羊集团日屠宰10万只肉鸡生产线项目已竣工,水、电设施已基本到位,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11月份投产运营,这将进一步完善肉鸡产业链条,有力推动全县肉鸡产业发展。苏坊镇寨子村20栋万只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占地100余亩,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截至目前,9栋主体已经完工,肉鸡产业发展规模化已初步显现。
会上,畜牧局通报了全县肉鸡产业化项目进展情况。据了解,我县肉鸡产业化项目自2009年启动实施以来,全县已累计完成投资3.69亿元,建成万只标准化肉鸡舍274栋,建成肉鸡养殖小区16个,发展万只标准化肉鸡规模养殖户216户,肉鸡存栏达到260万只,年出栏1300万只,实现产值3.26亿元,养殖户纯收入达2600万元以上,形成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个,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个,全县肉鸡产业如雨后春笋,持续快速发展,肉鸡产业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苏坊镇、兴镇、洛滨镇、高阳镇以及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政府副县长陈飞部署了下一阶段全县肉鸡产业发展工作。他要求,各镇、各部门要把握机遇,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肉鸡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加快推进肉鸡产业发展步伐;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优惠政策,营造肉鸡发展的良好环境。
县委书记张建军指出,全县肉鸡产业因势利导,从无到有,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肉鸡产业不断壮大,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持续加大;肉鸡产业链条日益完善,配套产业体系已趋健全;肉鸡产出效益较高,且持续稳定;肉鸡养殖技术持续提高,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在逐步成长,助推养殖模式逐步走向成熟。肉鸡的产业化发展深层次上,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城市化进程。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张建军书记强调,全县肉鸡产业仍存在服务的共识尚未深入,原材料上涨导致投资成本持续上涨,肉鸡产业规划层次较低等制约肉鸡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肉鸡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分散式经营,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道路,要做到科学、合理高层次规划。在规划中,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和肉鸡深加工体系。
他要求,各镇、部门要引领肉鸡产业发展水平,将肉鸡产业发展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观念,增强群众发展肉鸡养殖的积极性;要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国土、水务、电力、交通、金融等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服务;肉鸡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要考虑“让利于民”不能走“竭泽而渔”的道路。各镇、部门要以有力的措施推动肉鸡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使肉鸡产业发展成为繁荣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提高肉鸡商品等级的措施
肉用仔鸡由于捕捉、装笼、运输等多种原因,常常会引起碰伤、裂伤、刀伤以及骨折等情况的发生,使商品等级降低,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其发生率多者可达16.82%。因此,为了保证肉用仔鸡产品适销对路,提高商品等级档次,增加经济效益,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
一、减少外伤的措施
造成外伤的原因很多,如饲养密度过大,生长期间拥挤,捕捉和装运中粗暴、野蛮的操作,都容易造成外伤。防止外伤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饲养期间密度要合理:垫料尽量稍厚些,保证笼底或网面的平整且无尘硬物;采用笼养或网上饲养的,要加一层有弹性的塑料网垫,以减少胸囊肿的发生,同时减少仔鸡伏卧时间,避免胸部受压时间太长。
2.减少捕捉次数:要用栅栏小心围捕,尽量减少捕捉次数和强度。断喙和疫苗接种时须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维生素,以减弱应激因素的作用。时间最好在天黑后或天亮前,采用淡蓝色或红色灯光照明捕鸡,不要惊动鸡群,防止炸群。
3.运鸡要用专用鸡笼或运雏箱:装鸡的笼底应铺垫软草或草垫子,笼网或箱体上不要留有钩、刺,以防刺伤鸡的体表。运输途中要细心管理,小心慢行,防止振荡和摇晃。装卸车时,应小心装上抬下,防止向一侧倾斜或颠倒。
二、保证商品色泽的措施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对鸡皮的颜色喜爱不一。为达到销售地区对商品外观颜色的要求: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尽量不养杂毛鸡:如黑毛鸡,青黑喙鸡,青黑脚鸡。
2.喂给黄色素饲料:在肉仔鸡的饲养后期,应喂黄玉米或添加黄色素饲料,使屠体呈黄色。
3.宰杀时控制煺毛的火温:烫毛的水温低于65℃,真皮不会脱落,加工后屠体仍保持深黄色,水温若超过65℃,真皮被烫落,其屠体则呈乳白色。
4.防止外伤:在饲养后期,出栏抓鸡、运输途中、屠宰时都要注意防止碰撞、挤压,以免造成血管破裂,皮下淤血,影响商品的色泽。
三、预防和降低应激因素的不良后果
应激造成的危害既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各种不同的应激源可引起鸡的“全身性适应综合症”,严重影响商品肉鸡的质量。缓解和调整应激因素主要在环境、管理、卫生及生理等方面下功夫。可采用以下三类药物。
1.预防药:能减弱应激因素对机体的作用,如安定镇痛药、安定药、镇静药等。
2.适应药:能提高机体的防御力,起缓解和调节刺激因素的作用。如地巴唑、延胡索酸、维生素C、刺五加和人参等。
3.对症药物:指对抗应激症状的药物。
四、尽早出栏,保证肉的质量
肉用仔鸡达到上市体重的饲养期越短,耗料就越少,经济效益也就越好,而且肉质随着日龄的增长,其细嫩、多汁的程度也将变差。因此,从提高肉质的角度考虑,只要达到上市体重,饲养周期越短越好。另外,在饲养的后期,屠宰前10天左右,应停止或少饲喂能影响鸡肉味道的药品及有鱼粉的饲料,应高度重视“药残”问题。
五、采取相应措施,适应出口检验标准的变化
目前,国外很多国家对进口禽肉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检查制度”,全面提高了卫生检验标准。其主要内容有:排除病鸡,杜绝抗生素、硫胺等抗菌剂和农药的残留,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并严格限制一般的杂菌数。因此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合理地按规定选药用药;要选择无农药残留问题,解决防止细菌污染的问题,以保证人民的健康。
如何培育出市场需要的优质肉鸡
如何培育出市场需要的优质肉鸡?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育种专家黎寿丰研究员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
育种方向:“品质+产量”的结合
黎寿丰介绍说,商业育种最重要的目的是带来商业效益,如何把优质鸡的品质和产量这两个相离的要素调整到产生综合效益最大参数,才是育种的方向。
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与消费文化的不尽相同,导致优质肉鸡育种目标的多元化,但目标的核心都是注重体型外貌和生长速度,并兼顾二者间的结合。
体型外貌的育种是一个地区的消费习惯所促使的,比如在广东地区,市场上喜欢腿细腿短的鸡,而其他省份消费者更多偏好腿细腿高的肉鸡。在此基础上,广东的一些育种企业如深圳康达尔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江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培育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市场要求的品种。
从生长速度来看,江苏、安徽、湖北等地较为喜好快大型优质鸡,这些鸡群普遍在50~60曰龄上市,上市体重1.5~1.7千克;广西、海南等省区消费者比较喜好中速型鸡,这些鸡在90日龄左右上市,体重1.3~1.6千克粤西地区、珠三角等区域120日龄左右的优质鸡比较畅销,这类鸡体重约1.5千克。
育种现状不尽如人意
在本刊的广告主中,有很大一批的育种企业,其中包括不少中小优质鸡育种企业,他们不遗余力的推广许多优质品种,但其推广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品种本身。
黎寿丰认为,目前全国的育种单位有近百家,大部分的育种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不如人意,但都因种禽市场有较高的利润空间,企业还是挤破脑袋也要占领产业链的“上游”。
这些企业培育出各种各样的品种,诸如“花凤鸡”、“宫廷黄鸡”这样的品种,也大量推向市场;更多的是更不知名的小品种,他们缺少广阔的市场空间,缺乏公认的品牌,缺少通用品种或配套系。
黎寿丰认为,现在一些小育种企业的低价格竞争,冲击了正规育种企业的发展与生存,恶性循环越来越严重。他们的人才、技术水平一般,缺乏核心竞争力,投入不足,饲养与疫病的净化问题影响着种源质量,他们的选育方向大多停留在对质量性状的表型选择,数量性状上的基因型选择或分子标记选择开展不多或没有开展,纯系选育程度不高,育种进展缓慢。最重要的问题是,目前育种方向常受到市场的左右,在“高效”与“优质”还不能充分结合的情况下,选择目标常在生产效率与品质间徘徊。
国外白羽肉鸡育种之借鉴
黎寿丰介绍说,国外白羽肉鸡育种方向和历程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白羽肉鸡的育种方向就是在追求肉鸡的体型宽大、颜色一致(白色);70年代的育种方向就是解决肉鸡的增重问题,降低料肉比;80年代就在此基础上,育种方向要求提高屠宰率、产蛋率和孵化率;90年代就将育种方向细化到肉鸡胸肌率、腿肌率、抗病性、适应性、整齐度等内容。
由此来看,育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执行。
优质高效是根本
优质肉鸡之所以不同于白羽肉鸡,就是在“优质”二字上的区别。我们习惯上把羽色、外观看起来像地方品种的肉鸡称之优质鸡,因此在这些品种的培育上,“优质”肯定是重中之重。黎寿丰研究员说,“优质”与“高效”的有机结合是最终目标。而优质则是优质肉鸡的首要内容,是高效的前提。实现“高效”的性状除商品代鸡适度的生长速度、种鸡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受精率、孵化率等外,种鸡的饲料消耗仍是重要方面。他所在的单位和团队正在为高效而努力——为降低种鸡饲料消耗,引入dw基因进行矮小型品系的培育,力争达到节粮高效、优质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