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惠农政策 | 监测预警 | 行业名录 | 统计分析 | 市场行情 | 网上商城 | 本站论坛 | 畜牧法规 | 专家问答 | 下载专区 | 会员服务
河北各地 | 会展会讯 | 供求信息 | 饲养管理 | 疾病防治 | 饲草饲料 | 兽医药械 | 畜禽良种 | 农畜产品 | 经营管理 | 财富人生 | 招聘求职 | 关于本网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畜牧服务网 > 行业资讯 > 综合信息 > 正文
蛋鸡饲养周期,何以神秘消失?         ★★★
蛋鸡饲养周期,何以神秘消失?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4 【字体:
 二十多年来,蛋鸡行情周期一直以三年左右的时间为公认的行情周期,但是从2010年开始,行情就进入“春低秋高”为特征,以一年为周期的行情变化。(以辽宁大鸡蛋均价为例:2010年4月15日,每公斤5.2元,2010年10月30日,每公斤8.8元;2011年3月15日,每公斤6.2元,2011年10月12日,每公斤8.0元;2012年4月15日,每公斤5.2元。)一般每年的春天价低,甚至在4月中旬,蛋价跌至成本价或直接成本价以下,一些资金运作困难、或受疾病困扰损失较大的鸡场就会出现大量淘鸡,蛋价在随后的二三个月内开始回升,至9、10月份出现最高价,随后价格陆续开始下滑,农历新年后,价格开始出现明显快速的下滑,一般至4月份出现最低价格,形成一个完整的新周期。而在以前以三年左右为一个周期时,总是有大约一年半的时间价格下滑,然后在一年半的时间价格再上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突然的变化呢?
  一、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生产与消费达到相对平衡。民众消费能力不再提高或增长乏力,是制约蛋鸡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民众的消费能力决定了蛋鸡养鸡的总规模。二十多年来,一直处于螺旋式上升的消费力,到2010年处于停滞状态。随之,蛋鸡的平均总量也趋于稳定,目前,据业界自我估测,我国蛋鸡的平均保有量也就在10亿只左右,这个数量中含有2亿只左右在生产周期中的死淘者(即实际供给率仅为80%)。之前的岁月中,当蛋鸡养殖业的供给量在周期中或高或低于消费能力,就会形成明显的行情波动,但是总体上,养殖规模的平均增长也大致相随于消费水平的增长的情况。
  (二)、从原种到商品代蛋鸡联系变得十分紧密,商品代的总量变化很快传导至上游的父母代和祖代种鸡的量的变化上,即商品代蛋鸡直接“控制”上游种鸡的数量变化与格局变迁。
中国本土优秀“原种”(配套系)出现,大大改善了祖代蛋种鸡的供应大部从国外进口的局面,中外祖代种鸡的竞争,使得祖代蛋种鸡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相应地,父母代蛋种鸡的供给也出现相应的过剩;由此,之前周期中商品代雏鸡供应常出现的断档情况大大减少了。从育种体系链上来看,近三年来,改变商品代蛋鸡雏鸡的供应形势,只需半年左右即可,而以前则需要一年半左右。所以目前蛋鸡的行情,半年即可出现翻转,一年就是一个行情周期。
        二、新周期的形成原因
  新的行情周期形成的原因,除前面所述的消费制约和种鸡充足的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高成本低利润形成的巨大压力。二十年来,生产成本增加一倍以上,单只鸡首次饲养总成本(含建筑与机械成本)从25元增加至50元以上,而高度机械化的鸡场首次饲养成本则在75元左右;而一个生产周期的一只鸡的平均养殖利润,却从20多元下降到10元左右,近几年,尽管有部分幸运的养鸡场的利润能达到30元以上,但如果加上亏损鸡场,行业总平均利润并没有增加。
  高成本低利润之下,大多数鸡场无法象以前那样承受长期行情低迷时的大量亏损,许多养殖场和养鸡户在蛋价接近直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时,则直接淘鸡以减少进一步的损失,这是行情快速翻转的最重要原因。
  二是流行性疾病形成的毁灭性压力,无论养鸡场规模大小,只要发生严重的降蛋死鸡性疾病,就会出现大量淘鸡,而病鸡和病原体携带者在大区域内交易必然引起疾病的进一步流行,所以,一些疾病总在冬末春初单次或双次发生,从而出现淘鸡加速现象,加快行情的翻转,也“消灭”了过多引进雏鸡所带来的极端低价现象,不过遭此过程的养殖场则损失巨大,同时也是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三、“北鸡南养”的本质没有变化
    我国的蛋鸡饲养格局从北方向南方转移,一是南方的软硬件成熟使得南方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压缩了北方的饲养空间;二是对鲜蛋的需求和对快速上涨的物流成本的规避,也加速了北方饲养量的萎缩,甚至一些南方省区还偶尔向北方地区反向运输蛋鸡,出现“南蛋北运”现象。但是养殖格局的这种区域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蛋鸡业“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本质,尽管我们的饲养主体的饲养量从二十多年前的几百只变成了现在几千只到上万只。只不过行情周期从三年变成了一年,疾病因素反而加速扩展了,社会财富和资源浪费得也更快了。
  四、新周期的一些新特点
  新的行情周期一些特点,尽管人们以“过山车”“火箭蛋”等来形容,但是在新的周期下,蛋鸡饲养总量变化和蛋价振幅比以前的周期缩小了很多,行情波动主要内在目的还是在于消解波动本身。比如蛋鸡饲养总量在以前周期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常超过2倍,而现在不过是1.5倍左右。又比如蛋价振幅,还以辽宁大蛋为例,1996年8月20日是每公斤7.8元,同周期的1998年4月15则是3.2元,相差4.6元;相比之下,2010年4月15日是5.2元,2010年10月30日为8.8元,相差仅为3.6元;如果加上必须考虑的饲料因素,则现在的振幅会更小,1996年到1998年的饲料大约为每公斤1.2元,而2012年的饲料为2.0元(这些价位饲料的料蛋比一般为2.5:1),考虑此值后,2010年的蛋价振幅同比于1996到1998年周期,换算值则仅为2.16元,2011年的蛋价振幅为2.16元,换算于1996年到1998年周期,振幅仅为1.08元,而且这些计算还没有全盘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所以,现在人们之所以感受到蛋价的变化剧烈,一是更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给人印象更深刻,二是消费者在蛋价低时不一定都能体会到养殖者赔钱时的切肤之痛,三是与消费者自身的钱包变化有关,挣钱的难易程度和人民币的贬值速度当然要影响到购物时的感觉。
  新周期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些其它行业的资本开始进入本行业,尽管三十年来,养鸡业的平均利润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现今的单只鸡一个生产周期的平均利润不过10元,对广大小规模的养殖者来说,利润是很低的,但是这个利润相比于其它大型行业来说,却还是很高的。目前国内外本行业和其它行业的大资本或金融垄断资本,已加快进入了这一行业,据一些供应大型养殖机械的公司内部评估,近两年,使用高度自动化饲养机械、养鸡规模在50万只到400万只之间的养鸡场的总的养殖量已超过1亿只。在养殖平均总量不再增加的情况下,相对来说,这些大型鸡场的增加,会大大压缩小规模养鸡场的生存空间。
  五、新行情周期变化的未来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我国开始集约化蛋鸡养殖以来,大体走过了三个阶段:一是上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中期的短缺经济时代,以国营企业为主体的,利润高,疾病少,各种风险小。二是上个八十年代后期到本世纪2009年的二十多年间,国营企业因效率、各种负担等原因退出市场后,以农民“小规模、大群体”形式为主的饲养模式成为了市场的主体,这二十多年间,养殖规模总体上与全民的消费能力的增长成正相关呈螺旋式上升状态,在此过程中,如果养鸡量低于或超过消费能力的发展,蛋价就会出现上下波动,从而形起行情周期,这样循坏往复,以三年为周期,直到消费作为相对主动因子不再提供动力为止。同时这个时期的鸡的病原体不断增加,疾病的流行造成的损失也不断增大。三是本世纪的2010年起,消费不再提供养鸡总量上升的动力。养鸡业以自身调整为主要变化方式。
  这种调整,以自身育种链上游的“原种”(配套系)有足够的产能为基础,以祖代和父母代种鸡的产能相对过剩为必要表现,以商品代蛋鸡数量的快速波动来适应市场价格变化为特征。新周期的出现,表现出养鸡从业者以被动性“止损”为手段,来强迫自己适应消费需求,这种被动局面在将来会以以下情况得到缓解:
  一、强有力的行业组织出现,行业信息的畅达和行业自律性增加,主动性进行数量控制,避免出现大起大落情况。二、疾控能力的提高以及官企间互动能力大大加强,除相关部门的职能完善提高外,行业本身应对疾病变化的能力也大幅提高,这是将来减少行情震荡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大型与特大型养鸡场的不断出现和发展,将会大幅提高产业对市场的应对能力和操控能力。
  六、如何应对新的周期?
  (一)因三年行情基本消失,所以整天算,那年那年是好行情,意义已不大了。一些朋友,需要减少对曾经的“好行情”的期待。
  (二)必须防住流感,防不住流感,养殖规模越大,损失就会越大。一些大型的企业现在都在启动自己的防控计划,或自己单独做或与疫苗厂和科研机构合作,分离病毒和及时做新苗。这一点中小型的企业也应加以借鉴,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落后的原因,本质上与投入低期望值高有一定关系,也与破坏约定俗成的规则有关。这种矛盾于育种链上游种鸡场较少,在下游商品代鸡场则表现得较为突出,所以近几年来,商品代鸡场因烈性疾病遭受的损失要比种鸡场大得多,这种情况的出现,有“高企、高人”看着自己遭受损失“不管不理”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注:骗子行为属于社会学问题,不在此讨论之列)。
  (三)从业者应加强组织,增强自己的发言权,推动有关机构的相关工作,包括及时发现疫情和及时处置,同时及时做新苗。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一些群、UC、论坛的建设,在将来可能还有更好的组织形式出现。
  (四)提高科技知识水平,自己防控好自己的鸡场,做好信息工作,别相信,什么大企业越多越好的谎言,全国都成大企业了,那么90%以上的现在的中小养殖场都会消失,会“被消灭”。保住自己的一片小产业最重要。有很多国家型养殖企业也活得很好。当然如果中小型企业因自身固步自封而被无情淘汰,那谁也怨不上。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河北畜牧服务网。      行业资讯录入:本站编辑    责任编辑:管理员 
  • 上一篇行业资讯:

  • 下一篇行业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行业资讯

    热点排行榜
    固顶财政惠农 生猪养殖企业能享受到资金支持么?
    固顶财政惠农 生猪规模场申请中央财政补贴项目需要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
    固顶财政惠农 河北省“菜篮子”国家财政扶持项目申
    固顶财政惠农 今年中央财政还会继续投资生猪标准化
    固顶财政惠农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养殖业良
    固顶财政惠农 本网独家:再次确认中央财政可能拿出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
    固顶财政惠农 关于上报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
    固顶财政惠农 畜牧业利用财政资金渠道介绍(1)
    固顶财政惠农 河北五家企业获得财政部秸秆能源化利
    固顶财政惠农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简介
    固顶财政惠农 教你运用财政惠农政策
    固顶会展会讯 大型公益活动河北行——国家最新畜牧…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
    固顶财政惠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简
    固顶财政惠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
    固顶财政惠农 农业产业化项目简介
    固顶财政惠农 农民专业组织合作社专项简介
    固顶财政惠农 2012年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实
    惠农政策解读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网站简介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河北畜牧服务网版权所有@2011-2016 冀ICP备12002456号
    联系电话:0311-67267176, 67267178, 18633000595,15131663036 传真:0311-67267178
    在线咨询QQ: 在线QQ咨询 在线QQ业务咨询 在线业务咨询 在线业务咨询 信息员网群:220742520
    网站地址:石家庄市槐安路交富强大街西北角华堂聚瑞(六区)1号楼1单元1602室(地图
    [本站声明] 本网站为服务河北省畜牧企业的公益性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