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很多人还都对去年猪肉价格一路上扬记忆犹新。当时猪肉价格的高涨直接推高了消费物价指数,即CPI.大家心里头都犯嘀咕,这猪肉价要涨到什么程度才能下跌。没想到从今年春节开始,猪肉价格便开始一路回落。
这次还不是一般的回落,北京、上海、重庆等大中城市猪肉价格都跌去了两成左右,全国猪肉价格也创下2011年6月以来的新低。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启动调控预案,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即猪肉价格“一年涨、一年跌”的周期循环。
那么按照目前这个趋势,猪肉价格什么时候能够止跌趋稳?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的周期性定律如何消除?
涨得快,跌得凶,形容猪肉价格的走势,并不为过。今年春节以来,经常买菜的人会发现,去年一路高涨的猪肉价格,一直在下降。安徽合肥市周谷堆农产品(000061)批发市场昨天每斤白条肉的批发价还是8.5元,今天就降到了8.35元。市场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涛介绍了这段时间的肉价走势。
李涛: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今年过完年以后,猪肉价格总的是往下走的,特别是五一以后,这两天跌幅比较明显。
从春节到五一,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但猪肉价格已经跌了20%.菜市场里肉摊上的经销户们对于价格的涨跌,感受真切。
经销户:今年大排的话,最贵的要15块多,现在只有十一二块,去年是猪少,去拿货你不要人家要,今年猪多一点,你不卖人家卖。
去年猪肉价格暴涨的记忆似乎还没有走远,眼下猪肉价格却连月下跌。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熟悉市场的相关人士进行了分析。
相关人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去年国家鼓励养猪,目前这批猪已经陆续投入市场了,第二是,国家储备肉也在逐步的在投放市场。
市场供应量增加、相关成本上升,促成了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一年涨、一年跌”似乎成了猪肉价格难以逃脱的周期怪圈。为了改变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或上涨,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安徽省已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响应机制,并将适时开展猪肉收储工作。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通过陆续在全国收储部分猪肉,改善市场供求,稳定市场价格。
周望军:如果现在已经跌破6:1,还不采取措施,进一步下跌,跌到5.5:1、5:1,那么养殖户就会把母猪杀掉,减少存栏。把母猪杀掉之后,下一次猪肉价格涨起来的时候,猪肉就供不上,没有母猪就没有仔猪,没有仔猪就没有育肥猪,这样猪肉价格就又涨到天上去了。
周望军提到的6:1,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比值,这也是生猪养殖盈利亏损的平衡点。这个被称呼为“猪粮比”的数值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通常,7.5:1的比例较为合适,意味着农民养一头猪有200元左右的利润。周望军指出,政府新预案,通过增加储备吞吐,调控市场需求。另外,新预案除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还要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8.5∶1的猪粮比,是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的预警点。
周望军:过度下跌不是会损害养猪户利益吗?但是过度上涨也会增加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我们这次预案就把两个问题都解决了。高价通过抛售储备,保证供应,平抑市场。低价就在市场上把农民的猪收回来,都做储备,通过减少市场的供应,把价格拉起来,所以是既防高又防低。
国家发改委表示,生猪价格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在低谷徘徊,今年中秋以后有望触底回升。怎样才能较好的控制猪肉价格的正常性波动,避免这种大起大落的价格走势?
标准化规模饲养是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周望军表示,短期内改变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还有一定困难。
周望军:完成不再波动或者波动非常小需要一段时间,散养户被淘汰以后,全部实现规模化标准饲养,实现生猪的订单生产,订单销售。
逐步淘汰散养户,实现规模化饲养,是未来趋势。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生猪散养的局面应该改变。
姚景源:现在一半以上是农业散养,一家就三头五头、十头八头,甚至一两头猪,它问题就大,一是养的成本高,第二抗疫病能力也低,所以稳定整个生猪市场,从长远角度,还是要加大养殖的规模化。
因为抗风险能力弱,不少散户农民已经渐渐退出了市场。伴随而来的是企业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兴起。从高盛在中国养猪,到网易进军养猪业,姚景源认为,这样的趋势值得鼓励。
姚景源:我觉得这不是坏事。生猪饲养市场应当开放,这样有更多的企业进来之后,大家会产生竞争,最终我们会形成国内一些大的养殖企业,这些企业再和流通环节紧密相连,在延伸到销售环节,这样整个生猪饲养产业链就健全了。既不伤害农民利益,养猪有钱可赚,城里的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一个较好较低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