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汇丰银行在中国内地的首位女掌门,黄碧娟和许多同行一样,如今站在了开拓中国的关键战场,但要磨合、适应这一市场或许比她预计的要更加充满挑战。
如果说,过去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只是“探路”,那眼下似乎到了收获季节。据普华永道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的181家外资银行总利润翻了一倍,从2010年的77.8亿元人民币增至1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创下新高。
而汇丰银行作为去年在中国盈利最高的外资银行,在去年底宣布增资中国市场,坚定地选择“做多”中国,“这意味着汇丰银行将在中国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作为汇丰银行在中国内地的首位女掌门,黄碧娟在中国“精耕细作”,大力发展本地业务的策略,被认为是汇丰在中国内地得以迅速扩张,甚至是辟出蓝海市场的关键。
但尽管如此,汇丰却没有放慢在内地“攻城掠寨”的节奏,“汇丰会继续拓展网络,包括再拓展现有分行城市的支行网络、异地支行、村镇银行等。”目前汇丰银行仍然保持为国内网点数最多的外资银行。
而在黄碧娟看来,这是深耕中国市场的基础。而只有在这基础之上,才能更好把握住内地金融市场不断开发的机遇,这其中包括汇丰取得的多项市场“第一”—第一家开通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外资银行、第一家参与中国黄金期货市场的外资银行等等。在黄碧娟看来,外资银行就应该始终站在中国金融新领域的前沿。
然而,尽管中国对于外资银行来说充满吸引力,但是磨合、适应这一市场或许比他们预计得要难。外资银行的存贷比偏高、资金紧张、理财产品巨损、天价账单等负面新闻不断,不少外资银行近些年开始将中资银行视为自身的竞争对手。相比之下,汇丰银行与中国交通银行的合作可谓“坚如磐石”。“我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外资银行之间的合作大于竞争。”黄碧娟说,“在网络和客户资源方面,中资银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外资银行在国际金融服务经验以及全球网络方面的优势,中资银行超越尚需时日。作为外资银行,我们必须清楚我们在哪些领域能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
的确,在常驻中国内地的几年来,身处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时代,全球罕见的银行成长速度,黄碧娟很高兴她能在中国。相比于永恒的竞争,如何吸引、培养和保留本地人才,已经成为黄碧娟最大的烦恼。
因此,2012年对黄碧娟很重要,不仅是她任职汇丰的第20个年头,也是上任中国区CEO的第三年,对汇丰中国来说,更是在中国新战略的开始,黄碧娟除了要成为一位“铁娘子”,还必须是个“女超人”,她必须承受内在和外在的压力。黄碧娟身上的担子可谓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