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周期短。从准备工作开始算起,一般二个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产,具有资金周转快的优点。但是这种短时间内决定赢亏的情况,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很少发生失误。
2、肉鸡饲养要有一定的规模。每只肉鸡的纯利润较低,一般为1-2元,要获得效益,需要饲养一定的生产规模。
3、肉鸡生产必须把“成功率”放在第一位。饲养一只肉鸡的纯利才1-2元,一般肉鸡的成活率在90-92%以下时,利润就会很小或发生亏损。所以饲养肉鸡必须计划周密,注意克服管理中的点滴漏洞,力争取得100%的成功。一批肉鸡饲养的失败,如发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可能会赔掉几批肉鸡所获得的利润。为了追求稳定的生产,在饲养条件不成熟时,不可盲目上马。
4、肉鸡生产的基础是能否维持稳定的生产环境。肉鸡虽然体重很大,但日龄很小,很娇嫩,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都较弱。肉鸡的管理工作,必须以维持舍内适宜的环境为中心,在加强鸡舍的控制环境能力上下大功夫,采取容易实施的环境控制措施。
5、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最忌讳不同日龄的肉鸡饲养在同一鸡场内或前一批鸡出栏后未能严格消毒就仓促进鸡,这种饲养方式,不用半年,就会造成鸡场内各种疾病的循环感染,疾病越来越多,使肉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越来越差。
为了安全生产,提高成功率,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养一批走一批的“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养完一批鸡后,必须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空舍二个星期后经化验室检验合格后才能开始养下一批肉鸡。
6、完善的疫病控制措施,是成功饲养肉鸡的基本保障。
疾病是造成饲养肉鸡失败的主要原因。肉鸡抗病能力较弱,鸡群一旦发病就很难控制,即使控制住了,也会造成很大损失。所以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一个完善的疫病防御措施。对待肉鸡的疾病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事先认清发生疾病的可能原因,堵塞一切漏洞,在消毒、隔离、免疫、用药、环境控制、营养等诸多方面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才能奏效。
7、肉鸡生产必须抓紧前期的管理,前期饲养的失误会直接波及整个饲养期。有人认为肉鸡饲养的成败关键在于前三周,实际上第一周、头48小时的管理以及进雏前一天的准备工作,都会影响到整个饲养期。如果前期环境控制很适宜,鸡群生长很健壮,就容易安全地渡过饲养后期。很多后期的疾患都是以前期管理中的失误为基础的。
8、肉鸡生产中的用药一般应该集中在前期。除特殊情况外,后期一般不再用药,特别是在售前的一周,考虑到鸡肉中可能存在的药残会影响到食品安全,是不允许用任何药物的。
饲养后期肉鸡体重和采食量已经很大,如果此时鸡群发病而不得已用药,则投药量大,费用很高,而且这时的投药一般也难以奏效。所以理智的用药方法是在前期根据鸡群情况和环境变化等,预防性地投药并配合其它措施来保障鸡群的健康,以便安全度过饲养后期。
9、肉鸡生产的后期管理应该以通风换气为重心。由于肉鸡后期体重大、采食量大、排泄量也大,它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散出的体热、排泄出的水份、舍内累积的鸡粪产生的氨气以及舍内空气中浮游的尘埃等,如果不能及时排到舍外,舍内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恶劣,不仅会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还会增加肉鸡的死亡率。肉鸡的饲养后期,体重每天几乎能增长1.6两左右,而死亡一只就要损失20元左右,后期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要注意通风设施的改造,创造通风条件,改进通风方法,保障饲养后期舍内能维持比较适宜的环境。
10、肉鸡生产必须使用高能高蛋白的全价配合饲料。没有充足的营养,肉鸡就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其生长潜力,就不可能长得那么快、那么好。必须用优质原料来生产肉鸡饲料,在饲料上稍有疏漏,即可能严重影响生产。
肉鸡长得快,很容易暴露出饲料中某些营养素的不足或缺乏。某些营养素的缺乏不仅影响生长,还影响鸡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严重时鸡群会出现营养缺乏症。饲料原料质量的不稳定,或掺杂使假,或某些毒素的混入,饲料存放不当、使用不当、霉变等都有可能影响饲养效果。
11、肉鸡生产虽然也需要很多体力投入,但从以上分析看,肉鸡生产主要是用技能、智慧来管理的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