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在河北、山东等地,因夏季气候炎热、潮湿给奶牛养殖带来了挑战。下面笔者谈谈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
1降低采食量
奶牛的理想温度是4℃~25℃,一旦温度超过25℃,热应激就会导致奶牛体温、呼吸、心跳等一系列的生理指标增加,代谢水平提高,内分泌紊乱,采食量、产奶量降低。所以当温度从25℃升高到27℃时,奶牛的采食量开始下降,温度升高到30℃以上时,采食量急剧下降,如果温度升高到40℃,采食量仅为平时的45%。干物质采食下降10%~15%,这时饲料的利用率下降,奶牛摄入的能量用于热应激的消耗,产奶的比例下降。
2乳成分和产奶量降低
奶牛的乳蛋白含量会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降低,温度每升高1℃,蛋白合成含量下降0.01千克。当温湿指数THI≥70时,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奶量下降0.2千克,乳脂和乳蛋白合成也会分别降低,乳脂率也会下降,同时牛奶的干物质含量相应下降。在高温应激的影响下,产奶性能的第二个显著变化是乳脂率降低。奶牛喜食精料而厌食粗料,瘤胃内低脂肪酸如乙酸、丙酸等比例缩少、乳脂率降低。
3繁殖率降低
温度较高时奶牛就会调动一切因素来散热,体表的血流量增加,而内部器官(包括子宫)血流量减少,造成营养供应不足,母牛卵巢发育停止,还会造成奶牛内分泌系统紊乱,体液调节障碍,引起母牛卵巢周期不规律或完全没有规律,发情频率明显下降。热应激时不仅直肠温度升高,生殖道温度也升高,影响精子、卵子的运行、受精和着床,发情表现不明显,隐性发情增加。而且还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受胎率降低,夏季的受胎率只有春季和秋季的60%左右。
4疾病的易感性增强
长期高温,经过肺的气流量增加,使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也相应提高,致使血液中的碳酸氢盐降低,结果血液和唾液碳酸氢盐的下降使瘤胃的pH值降低,造成机体消化机能减退,代谢紊乱,进而导致抗病能力下降,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能力,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因而,夏季奶牛乳房炎、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增加。
山东庆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纪学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