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过后,各地猪肉价格开始下跌。数据显示,在广东,目前生猪出栏均价已经较春节前最高点下跌25%。湖南、广东、河北、山西等地最近的肉价比2月份时降幅接近20%。
此前,国家发改委3月份发布的消息已显示,养殖户开始出现亏损。截至3月6日,国内猪粮比价跌破全国平均盈亏平衡点,进入《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设定的蓝色预警区域,部分养殖户出现明显亏损,也有分析指,目前进入三年一次的“猪周期”谷底。
春节过后,生猪存栏较为充足,而消费需求却在减少。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傅文阁分析,造成猪价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与我国生猪养殖的结构有关,我国生猪养殖户中,散户所占比重大,这些散户市场信息滞后,容易造成跟风,同时,饲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也居高不下。
但是傅文阁同时指,此轮生猪价格下降与前一轮有不同之处。去年肉价大涨时,与以往相比,有更多规模化的大企业开始加入养殖队伍。大企业增加,散户减少,这是好事。
而日信证券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目前生猪存栏量处于近几年低位区域,这必定影响4-6 个月之后的生猪供应,下半年生猪需求量会较大,在供需矛盾下,猪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近期猪肉价格可能加速下跌,下跌之后将企稳,上涨时间预计是在6 月初,下半年涨幅可能比较大。
其认为,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在历史高位,可以理解为工业中的产能,随着猪肉价格的上升,产能会不断释放,从而对猪肉价格过高上涨形成抑制,预计此轮猪肉价格上涨幅度会低上轮(2010 年/2011 年)上涨幅度。
而近期对于下游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业而言,猪价的下行则意味着盈利能力的上升,处于下游的肉制品行业比如双汇发展、金字火腿等企业的成本则有望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