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12月中旬,但周末期间东北地区再次迎来强降雪,继续推迟售粮进度。目前在国储托市收购、天气不利、后期预期卖压等多种因素的碰撞下,各方对市场未来涨跌观点各异。在此笔者试图分析一下目前的形势并作出对后市的预期。
首先,今年东北农户惜售依旧。虽然到目前为止东北售粮进度较去年同期偏慢很多,但据多地区信息反馈,目前老百姓惜售心理普遍,主要原因是对后期涨价预期较强烈,加上冬天气温很低,也不存在坏粮的风险。惜售不等同于不卖粮,只是老百姓等价过程中的一种犹豫,它暂时也不会成为影响价格涨跌的主要因素。
预计截至1月末东北四省售粮进度仍较去年同期偏慢,四省之间相对而言辽宁进度较快,因饲料企业对辽宁粮质认可程度较高,其次为内蒙和黑龙江,最后仍旧为最惜售的地区吉林。黑龙江粮源需要有价格优势才能外流至港口,否则将大量流入国储。
第二,饲料企业开启年前采购。11月20日东北降雪暂停之后,玉米逐渐开始恢复上量,同时饲料企业也缓慢启动了今年在东北的收购。目前饲料企业主要以收购辽宁粮源为主,对黑龙江玉米采购积极性不太高。通常情况下大型饲料企业年前将备1.5—2个月库存,今年也不例外,初步预计饲料企业年前备库将持续至1月中下旬。
第三,虽然目前饲料企业库存高于去年同期,但其中东北玉米采购量低于去年。根据笔者对大型饲料企业库存结构的了解,目前大型饲料企业库存在1-1.5个月,略高于去年同期,因企业有进口玉米或华北玉米库存或两者兼而有之,同时今年生猪存栏量也高于去年。但今年华北玉米、进口玉米和小麦库存挤占了东北玉米的需求,至少在东北玉米推迟上市期间,由于华北玉米质优价廉、进口玉米的供应以及小麦替代,顶替了饲企对东北玉米的需求,这也是今年东北玉米推迟上市未引起市场恐慌的主要原因。后期,虽然小麦和进口玉米库存逐渐消耗,但华北玉米供应仍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第四,深加工“正常”年前备货。11月20日东北恢复上量以来,截止到目前东北几大家深加工企业如中粮生化、嘉吉生化、长春大成等均至少提价一次收购。虽然目前深加工效益未见明显好转,特别是白酒塑化剂事件和当前宏观的政治敏感性对酒精消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预计年前食品加工等对淀粉消费会有小幅提振,淀粉行业开工率有望提高至65%-70%。
第五,后期南方到货量大。本粮食年度开始以来至12月初,南北方港口基本维持顺价,然而由于东北玉米推迟上市和缓慢的售粮进度,以及南方有华北玉米、进口玉米和小麦库存的供给,11月东北玉米到广东港口量较往年同期偏低,12月到货量有所提高,1月再次放大,预计1月份到货将放大至100-110万吨。
综上所述,目前天气原因加上农户惜售,1月底之前东北售粮进度仍将较去年同期偏慢,但1月相对来说售粮比例放大。在1月中旬前后饲料企业年前补库基本结束之前,价格仍将维持小幅震荡上扬趋势,此外亦有深加工和国储的需求支撑。1月中旬以后,随着春节临近,各方补库暂缓,加之农户售粮比例相对放大,价格或有下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