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饲用及工业消费玉米需求不同程度放慢,但受流通量减少、存粮成本增加以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影响,预计7、8月份我国玉米价格易涨难跌。通常第三季度国内农户售粮基本结束,粮源向贸易商集中,随着存粮成本增加,必将推动玉米价格上涨。
东北玉米价格回升态势趋缓
监测显示,6月中下旬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触底回升,进入7月份以来价格上涨步伐放缓。截至7月5日,黑龙江中部地区二等玉米贸易商销售价格为2260~2280元/吨,西部地区价格为2240~2260元/吨,均与前一周持平,比上月同期上涨20~30元/吨;东部地区二等玉米贸易商销售价格为2240~2260元/吨,比前一周上涨10~20元/吨,比上月同期上涨20~40元/吨。吉林长春地区二等玉米贸易商销售价格为2300~2320元/吨,四平地区价格为2320~236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比上月同期上涨20~40元/吨。辽宁铁岭地区二等玉米贸易商销售价格为2380~239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比上月同期上涨20~30元/吨。
南方港口玉米价格冲高回落,贸易商从东北调运玉米积极性降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动力减弱。过去两周广东玉米价格经历了冲高回落过程。截至7月4日,广东深圳蛇口港二等东北玉米成交价格为2530~2540元/吨,比前一周同期回落20~30元/吨,比6月下旬高点回落40~50元/吨。此外,深加工行业下游产品需求不旺,市场购销双方对后期玉米价格看涨预期不强,也拖累了玉米价格的上涨步伐。监测显示,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淀粉及酒精生产均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开工率处于年内较低水平,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相对充足。
华北黄淮玉米价格继续攀升
监测显示,7月初以来,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延续上涨态势。截至7月5日,山东潍坊地区15%水分以下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2440~2480元/吨,最高报价达到2500元/吨,比前一周上涨10~20元/吨,比上月同期上涨50~60元/吨。河北保定地区15%水分玉米贸易商销售价格为2360~2380元/吨,邢台地区价格为2360~2380元/吨,比前一周上涨10~20元/吨,比上月同期上涨30~40元/吨。河南商丘地区15%水分玉米贸易商销售价格为2320~2340元/吨,比前一周上涨10~20元/吨,比上月同期上涨30~40元/吨。
流通数量减少是玉米价格稳中走高的主要因素。尽管目前华北黄淮地区玉米深加工行业利润较低,甚至出现亏损,但大部分企业依然在采购玉米,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据了解,由于前期用粮企业普遍对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不看好,因此大部分用粮企业玉米库存较低。进入6月份以来,市场玉米流通数量减少,加工企业不得不提价收购。目前山东玉米供应主要依靠周边地区,当地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涨幅较为明显。
监测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河北中南部地区玉米水分偏高,品质较差,饲料养殖企业采购谨慎,导致低品质玉米供应充足,市场价格低位徘徊,山东与河北的玉米价差比常年同期缩小。随着河北玉米流通量减少,山东用粮企业提高收购价格,两地价差扩大。7月初山东潍坊与河北邯郸地区玉米价差达到80~100元/吨,明显高于4月初的20~30元/吨。
短期国内玉米仍将易涨难跌
尽管目前饲用及工业消费玉米需求不同程度放慢,但受流通量减少、存粮成本增加以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影响,预计7、8月份我国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由于小麦价格低于玉米,今年饲料养殖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数量有增加趋势,这将削减部分玉米饲用需求。以山东为例,目前小麦收购价格为2100~2150元/吨,而玉米价格为2400~2450元/吨,小麦价格比玉米低300元/吨左右。
受下游产品需求低迷影响,当前淀粉、酒精生产普遍亏损。监测显示,截至7月5日,以黑龙江中部地区标准水分玉米进厂价格2240~2260元/吨、酒精出厂价格6300~6350元/吨计算,每吨酒精理论生产利润为-530元/吨(不含下游产品价值)。以长春地区标准水分玉米收购价2300元/吨、淀粉出厂价2940元/吨计算,淀粉理论生产利润为-260元/吨。
通常第三季度国内农户售粮基本结束,粮源向贸易商集中,随着存粮成本增加,必将推动价格上涨。鉴于过去几年玉米价格不断走高,贸易商存粮获利丰厚,因此,今年贸易商持粮挺价心理较强,这将有助于玉米价格上涨。此外,6月中旬以来,安徽、江苏、湖北、河南、山东5省相继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市场普遍认为后期小麦价格将会稳中走高,这也将提振玉米价格。
近期,美国玉米、大豆因天气干燥少雨,价格暴涨,并带动小麦价格走高。市场认为,如果后期美国天气不能改善,国际农产品价格将会继续上涨,从而带动全球食品价格走高。进入7月份之后,我国玉米生长也进入关键时期。如果后期天气出现问题,将有助于增强贸易商看涨预期。综合分析,预计7、8月份国内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