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症状
口腔,唇内面、齿龈舌上下面、口角、颊内面、硬颚甚至鼻孔周围有胡椒粒至扁豆大的扁平丘疹产生的上皮缺损,病灶呈鲜红色或者微黑色,上皮脱落后形成一个圆形凹陷常如被虫蛀蚀,常常可以见到帽徽状或月牙状的丘疹和烂斑。病程一般7~10d。
通常没有全身症状,很少发热也不影响饮食欲,大都取良性经过。只有严重病例可能引起舌粘膜大部或全部脱落,食欲和反刍扰乱,身体消瘦。一般都有轻度的泡沫样口涎,口臭和少量的脓性眼垢。
二、病因与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一种专门侵害牛只的嗜上皮病毒,存在于患病的组织中,有些病例还存在于血液中,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存在于德国各地,后来由于我国从德国引入种牛可能带入我国。
自然感染是由口腔或鼻孔附近的粘膜创伤而发生或者由有病的牛群传入原来无病的牛群,犊牛和幼牛的易感性较高。
三、鉴别诊断
主要是和口蹄疫鉴别。
口蹄疫属高热型,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高热可达40~41℃以上,水泡破溃后体温下降。口腔、趾间、乳房都有大的水泡,破溃后形成大的烂斑,如护理不当,感染化脓,形成溃疡、坏死,甚至引起蹄匣脱落,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死亡,死亡率幼畜可达70%,成畜1%~5%。而且流行最猛烈,传播最迅速,一旦发生经2~3d即可波及全群,如紧急防治不严,可造成大流行。
传染性口炎:泡疹除口腔外,趾间、乳头极少发生。病势流行缓慢,流涎较少,只在口角外有泡沫样口涎。一般不危及生命,也不会呈蔓延流行。
四、治疗方法
主要是口腔消毒,消炎,个别严重的强心补液,不能采食的灌小米稀粥加白糖。
一般的牛都有食欲,可在饮食后用0.1%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口腔,创面涂碘甘油之后洒布牛羊口蹄疮速愈散,个别严重的体质瘦弱的牛,静脉注射5%的糖500~1000mL,维生素C20mL,CNB10mL,所有的病牛均需隔离治疗。
一般经5~7d治疗即可治愈。病程稍长的牛可肌肉注射自家血30~50mL,以增加抵抗力加速治愈。在冲洗口腔的同时,发现有的牛鼻孔周围有脓性结痂,影响呼吸亦用0.1%的高锰酸钾液洗涤。有的牛有脓性眼垢,用0.9%的盐水棉球擦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