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学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BHV-1),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成员。
牛疱疹病毒I型系球形有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敏感。病毒在pH6.9~9.O时稳定,在pH4.5~5.0下可被灭活。病毒在4℃可保存1个月,37℃存活10天左右,-60℃可保存9个月,对冻干、冻融也很稳定,但在63℃以上数秒内可被灭活。多种消毒剂均可使病毒灭活,如O.5%氢氧化钠、0.01%氯化汞、1%漂白粉、1%酚衍生物和l%季铵盐在数秒内灭活,5%甲醛溶液1分钟内灭活;将污染物品暴露在38%甲醛气溶胶(20毫升/立方米)6小时、次氯酸钠溶液(相当于1.5%活性氯,200毫升/立方米)1小时、3%过醋酸(200毫升/立方米)1小时,0.25~1.6毫克/升臭氧可灭活病毒。
2 流行病学
病牛和带毒动物是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的种公牛因精液带毒,因此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愈牛可带毒6~12个月,甚至长达19个月。病毒主要存在于鼻、眼、阴道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本病可通过空气、飞沫、物体和病牛的直接接触、交配,经呼吸道黏膜、生殖道黏膜、眼结膜传播,但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吸血昆虫(软壳蜱等)也可传播本病。
在自然条件下,仅牛易感。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牛均易感,其中以20~60日龄的犊牛最易感,肉用牛比乳用牛易感。其他家畜和实验动物,如绵羊、山羊、马、猪、犬、猫、豚鼠、小鼠等,都具有抵抗性。
本病在秋、冬寒冷季节较易流行。过分拥挤、密切接触的条件下更易迅速传播。运输、运动、发情、分娩、卫生条件、应激因素均与本病发病率有关。一般发病率为20%~100%,死亡率为1%~12%。
3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为4~6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l天。
临床分为呼吸道型、生殖道型、流产型、脑炎型和眼炎型五种。
呼吸道型:表现为鼻气管炎,为本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病初高热(40~42℃),流泪流涎及黏脓性鼻液。鼻黏膜高度充血,呈火红色。呼吸高度困难,咳嗽不常见。
生殖道型:母畜表现外阴阴道炎,又称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阴门、阴道黏膜充血,有时表面有散在性灰黄色、粟粒大的脓疱,重症者脓疱融合成片,形成伪膜。孕牛一般不发生流产。公畜表现为龟头包皮炎,因此称传染性脓疱性龟头包皮炎。龟头、包皮、阴茎充血、溃疡,阴茎弯曲,精囊腺变性、坏死。
流产型:一般见初胎青年母牛怀孕期的任何阶段,也可发生于经产母牛。
脑炎型:易发生于4~6月龄犊牛,病初表现为流涕流泪,呼吸困难,之后肌肉痉挛,兴奋或沉郁,角弓反张,共济失调,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可达50%以上。
眼炎型:表现结膜角膜炎,不发生角膜溃疡,一般无全身反应,常与呼吸道型合并发生。在结膜下可见水肿,结膜上可形成灰黄色颗粒状坏死膜,严重者眼结膜外翻。角膜混浊呈云雾状。眼鼻流浆液脓性分泌物。
4 病理变化
呼吸道病变表现上呼吸道黏膜炎症,鼻腔和气管内有纤维素蛋白性渗出物为特征。
生殖道型表现为外阴、阴道、宫颈黏膜、包皮、阴茎黏膜的炎症。
脑炎型表现为脑非化脓性炎症变化。
5 诊断
5.1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病原分离鉴定(仅限于精液),无替代诊断方法。
病原检查:病毒分离鉴定(接种牛肾、肺或睾丸细胞)、病毒抗原检测(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检查: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料采集:鼻腔拭子、脓性鼻液(应在感染早期采集)。对于隐性阴道炎或龟头炎的病例,应采取生殖道拭子,拭子要在黏膜表面上用力刮取,或用生理盐水冲洗包皮收集洗液,所有样品置于运输培养基,4℃保存并快速送检。
尸检时,应收集呼吸道黏膜、部分扁桃体、肺和支气管淋巴结做病毒分离材料。对于流产的病例,应收集胎儿、肝、肺、肾和胎盘子叶。
5.3 鉴别诊断
应与巴氏杆菌和犊牛白喉区别。
6 防治
发病时应立即隔离病牛,采用抗生素并配合对症治疗以减少死亡,牛只康复后可获坚强的免疫力。未被感染的牛接种疫苗。在秋季进入肥育场之前给青年牛注射疫苗,可避免由此病所致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