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来,猪场疫病呈现出多元化发生、多病原因素共同致病的特点。这些致病因素中,有病原体因素也有非病原体因素参与。从发病特点上看,南方与北方总是有很大区别,一年四季也不同,给大家以猪场疫病无比复杂的表象。我们对待这些疫病的发生,一直以来是“兵来将挡”,总是(仅是)针对现行疫病设计很多的防控方案,不论是否有效的控制了疫病的流行,总之相似的疫情在不知多久的将来总是再次发生,重复、反复发生相似甚至相同的疫情。在疫病面前,人们似乎很无奈。
笔者仔细分析了南北方猪场发病现状及四季发病特点,并据此梳理出一条防控猪场疫病的思路,在不同季节、南北方猪场同时使用,并在绝大多数猪场获得成功,现简介给同行、猪场、广大读者,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在此交换意见,共同为养猪业的疫病防控做点事情。
1 先看一下猪场发病方面的特征:
1.1北方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南方炎热季节发病率高,但不论南方北方,皮炎综合征(猪身上长很多小疙瘩)都是夏季多。分析深层原因,很容易让人想到冷应激与热应激的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皮炎综合征则让人想到至少有霉菌毒素在起作用。但事情似乎并非这么简单。
1.2从太多的尸体检查中获得的资料看:肝脏肿胀甚至变性、肾脏肿大变性坏死、肺脏炎症甚至间质水肿、淋巴结肿大水肿坏死、脾脏肿大间或有出血或梗死、胃黏膜脱落胃底炎症出血甚或溃疡,这些看似零散的症状却在尸体检查中占据了绝对多数。这是很难用混合感染解释的。
1.3实验室检测结果复杂多样:虽然发病猪群外在表现多种多样,检测到的可疑病毒却相对集中,蓝耳病毒、圆环病毒检出率都超过了70%,有的地区圆环病毒检出率超过80%,可怕的是猪瘟病毒在发病群中的检出率超出30%,有的地区更是高的惊人。还有其他病毒的参与。而细菌感染则呈现多样化,同一地区的细菌感染情况也不一样,有时同一猪群就有多种细菌感染,从这方面看,细菌感染似乎更复杂。从生猪主要养殖省份(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京津地区、河南、山西、山东、安徽、四川、两广地区、云南、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的猪群内细菌感染情况看,大体特征基本如上所述。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病原体因素?值得深思。
2 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
似乎很难,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结论,自然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方案。我的结论产生纯属偶然,把所有可能的因素摆到桌面上来,在分析、估测各个因素间可能的各种关系时,偶然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会不会是应激、毒素的作用伤害了免疫系统功能,并导致多个器官、系统的损伤,加上圆环病毒攻击全身免疫系统、蓝耳病毒又重点伤害肺脏免疫系统,综合或先后作用的结果导致猪群免疫系统功能的下降甚或丧失,接下来是猪瘟免疫的失败,随着时间的延续,猪群中温和猪瘟产生,淋巴结进一步遭到更广泛的破坏,猪群抗病力进一步下降,最终导致广泛的、复杂的细菌感染,于是临床上表现为多种多样的表征。如果这条假设的发病主线成立,就能解释南北方、不同季节间发病的特点。
3 猪场疫病防控方案(保健、预防):根据上面的推论获得如下方案
3.1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对猪群的伤害。原则:加强管理为主,借助产品为辅。做好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可预见的应激反应来临前,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主要针对两方面,一是补充特殊营养物质,确保抗病物质合成原料充足,二是保肝护肾,全面提升肝肾功能,确保能及时排除体内的毒素,避免伤害到免疫系统功能。具体方案涉及到两个产品,一是优秀的氨基维它类产品:如强力拜固舒(主要成分:生物素、叶酸等)、绿益态(主要成分: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粪肠球菌等)任选一都是不错的选择;二是保肝护肾排毒解毒功能的产品:α-免疫核酸(α-甘露聚糖肽等,浙江大飞龙动保)。两类产品组合在一起,建议共同使用3周以上。
3.2有效控制霉菌毒素。总结了5个关键点,是缺一不可的关系。
3.2.1原料控制。不合格原料不用。
3.2.2原料处理。对表观合格的原料也不要忽视,通常是风选加筛选。
3.2.3使用尽可能优秀的脱霉剂,这并不是概念性产品。市场上有很多优秀产品可供选择。
3.2.4饲料加工计划。要确保加工的饲料在48小时内用完。如果可能,24小时内用完最好。
3.2.5饲喂系统控制。一定不要让饲料在饲喂系统内霉变,猪场每天都要清空一次料槽。
3.3有效控制圆环病毒、蓝耳病毒的感染。在控制蓝耳病毒感染问题上有些困惑,既然这个病毒的“抗体依赖性增进作用”非常突出,为什么还要大面积的使用弱毒疫苗呢?难道就不怕病毒在抗体作用下迅速变异出毒力更强的变异株吗?让猪群蓝耳病抗体转为阴性不是最好的方法吗?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更多使用的是另一个方案,从猪群健康状况、生产成绩的改善层面看,有85%~90%的猪场反映效果良好,从化验室检测结果看,这些猪场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已经大幅度下降,相当一部分猪场已经连续几次检测为阴性,另外,这些猪场猪瘟抗体离散度也大幅度降低。从多方面看,这个方案还是成功的,具体方案是这样的:
种猪群:每3个月注射一次“圆蓝多抗”(基于基因沉默技术生产,小分子RNA,浙江大飞龙动保),每次5毫升以上。
哺乳仔猪:产后第2天注射0.5毫升,第10~15天注射1毫升,断乳前1~2天注射2毫升。
配用的产品是同一公司的“α-免疫核酸”,分别在种猪群每个月使用一周、产房母猪全程、保育仔猪全程使用,剂量为2千克每吨饲料。有关产品使用方面的资料来源于该公司。
3.4做好猪瘟免疫。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3.4.1免疫前检查猪群淋巴结状况。只要腹股沟淋巴结肿胀的比例达到5%,就不做免疫,而是先采取措施恢复淋巴结状况,然后再免疫。主要是处理毒素的影响和圆环病毒感染。
3.4.2避开容易出问题的猪瘟疫苗。
3.4.3气温达到35℃或以上时不做疫苗。
3.4.4不在猪群处于应激状态时注射疫苗。
3.4.5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疫苗。
4 猪群稳定的核心
绝非仅此简单,篇幅所限,只是对几个根源性致病因素的清理做了介绍,也是核心内容之一。细致的管理、平衡的营养必不可少。中心思想是“铲除根源性致病因素,让猪群获得长期的稳定”。
5 临床效果观察 从历时12个月对上述十几个省市2000多家养猪场户推荐该方案后,统计反馈结果,超过90%的参与猪场基本脱离了多种疾病的困扰,生产成绩、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从一个侧面也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