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中捷资源租赁俄罗斯东南部土地 发展农牧业
中捷资源6月8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华俄兴邦投资有限公司日前与后贝加尔边疆区政府,签署了关于租赁当地荒地和牧场建设后贝加尔边疆区农工综合体的相关协议。
中捷资源表示,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华俄兴邦拟通过向后贝加尔边疆区政府租赁荒地和牧场以发展农牧业,为中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外消费市场提供有机、无害、生态的粮食和肉类等农牧业产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助于推动公司快速转型。
2、光明乳业定增90亿接手以色列最大食品企业
停牌整3个月后,光明乳业 (600597)抛出了定增90亿元的巨额收购计划。公司拟以68.73亿元人民币的对价收购控股股东光明集团旗下拥有的Bright Food Singapore Investment Pte. Ltd。全部股权,从而间接持有以色列乳业公司Tnuva Food Industries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in Israel Ltd.(简称“TNUVA”) 76.7%的股权。本次定增的剩余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为中国乳品行业海外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光明集团直至今年3月才正式完成了对TNUVA的收购,也就是说,大股东几乎在完成收购后立即筹备了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有分析指出,TNUVA可以与光明乳业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渠道通路等方面形成协同,而光明方面也可以汲取以色列高效现代农业的经验,促进光明食品集团全产业链的精细化发展。
3、大康牧业拟定增改造海外牧场 计划募资不超过11.5亿元
大康牧业6月8日晚间再度披露定增预案,计划以不低于9.06元/股,非公开发行1.27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11.5亿元,用于改造克拉法牧场和洛岑牧场。公司股票6月9日复牌。
按照大康牧业的说法,“公司收购并改造克拉法牧场和洛岑牧场后,将会形成奶源自给自足,摆脱对第三方供给的依赖,减小奶源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为公司打造一条从牧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大康牧业还将斥资7.9亿改造洛岑牧场,计划在完成交割后,将洛岑牧场的6000公顷土地改造为奶牛牧场。改造完成后,预计年产量约450万公斤奶固体。
4、乳企集体出海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自2010年光明乳业收购新西兰Synlait Milk公司(下称“新莱特”)51%股权,拉开国内乳企国际化序幕以来,澳优、贝因美、伊利、蒙牛、新希望等企业相继“走出去”,布局奶源、兴建工厂和研发中心。
尽管国际化效果尚未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但这已经引起国内乳业的高度关注。“说到底,走出去还是为了突破资源约束,寻求质优价廉的奶源,并希望通过国际化来尽快赢得消费者信任。”乳业专家陈渝认为,国际化可以抑制过去国内奶业的“疯牛”行情,有效缓解国内优质奶源不足的局面。
展望
前些日子,在“2015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刺激之下,今年将成为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元年,或催生7500亿元农业海外投资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局长程国强表示:
今后中国农业需要的是全球战略,必须掌握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主动权,占据农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一带一路”正是中国推进农业对外投资、重塑国际农业规则、维护全球市场稳定的有利契机。”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一军则表示”2015年是中国农业海外投资的元年,今后的海外投资规模将出现大幅增长。“根据我们团队的测算,我们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种植业至少有5000亿元合作的空间,养殖业有2000亿元合作的空间,种子领域合作空间有500亿元。”
中信证券农业高级分析师刘洋认为,跟沿线的国家比,我国有竞争和研发的优势,具备资金、技术、人才输出的能力,“这个时候走出去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关键期”。
新希望六和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监党跃文则认为,走出去的定位在发展中国家是要投资建设,因为这些国家基础的工业、农业发展比较落后,而在发达国家要合作他们的技术、品牌、人才和资源。“比如欧美国家的鸡爪子可以出口到中国,卖的价格比鸡胸肉还贵,而中国的鸡胸肉也可以出口到对方国家,做好互补就是对全球资源的利用。”
当前,“资金融通”为农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支撑。“三行一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4个平台,以及地方政府及其他基金的建立、银行等社会资本的融入,都将为“一带一路”输送源源不断的资金。这些资金对于农业“走出去”企业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