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北省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4-2020年)
牛羊肉是我省城乡居民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也是河北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产品。按照《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为促进我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提高牛羊肉生产能力,保障市场供应,特制定本规划。
一、生产现状
河北省是全国牛羊肉生产大省之一,肉牛肉羊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牛羊肉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全省牛肉、羊肉产量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总结近年来我省牛羊肉生产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牛羊肉产量稳步增长
2013年全省牛羊肉总产量达到81.4万吨,比“十一五”初期的2006年增长6.68%,其中牛肉产量52.3万吨、羊肉产量29.1万吨,分别比2006年减少3.3%和增加28.8%。
(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我省上世纪80年代先后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海福特、短角等优良品种肉用种公牛,确立了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品种为主体的肉牛改良路线;近年来,又确立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传统肉牛品种为主体,弗莱维赫为补充的肉牛改良路线,以和牛和安格斯为主体的高档肉牛生产繁育路线。目前,全省肉牛肉羊的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已建成肉用种公牛站2个,存栏肉用种公牛58头,年生产冻精80多万支,全省建有牛的冷配站点2495个。肉羊推广无角陶赛特、杜泊、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建成省级种羊场8个,市级种羊场44个,提供优质种公羊1万只以上,肉羊品种改良力度不断加大,产肉性能不断提高。
(三)生产方式逐步转变
牛羊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很大转变,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2012年全省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出栏量占全省总量的24.8%,全省肉羊年出栏100 只以上规模养殖场出栏量占全省总量的33.6%。规模养殖促进了加工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全省“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等经营模式迅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户养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四)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我省肉牛生产已初步形成“北繁南育、西繁东育”格局,在坝上地区、燕山和太行山区建设肉牛繁育基地,在平原地区建设育肥基地。全省培育了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石家庄市、衡水市六大肉牛优势产区,2012年牛肉产量达到全省总量的62%。肉羊生产主要集中在坝上地区和山区,受禁牧影响,坝上和山区发展增速放缓,黑龙港地区发展加快。
二、机遇和挑战
(一)制约因素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省肉牛肉羊产业的不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日益突出。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半农半牧区草场长期超载放牧,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的任务艰巨,限养区扩大;农区土地资源紧缺,养殖场和饲草基地建设“用地难”问题日益突出。二是良种繁育滞后。肉牛肉羊核心种群依赖进口,地方品种选育保护、开发及利用滞后,生产性能退化。三是母畜存栏大幅下降。由于母畜养殖周期长、比较效益低,农民养殖积极性不高,能繁母牛2013年存栏比2006年下降33%以上,能繁母羊存栏则下降了13.2%。四是部分地区生产方式落后。养殖场设施设备条件简陋,技术人员缺乏,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疫病防控风险依然较大。
(二)面临机遇和发展空间
从长远看,我省肉牛肉羊生产增长潜力很大。一是刚性需求仍将不断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全省牛羊肉消费仍将呈刚性增长,市场需求坚挺。二是国外调剂空间有限。我国牛羊肉进口准入国较少,进口渠道长期稳定,可供进口的牛羊量总量不大,满足我国居民牛羊肉消费需求,国际市场余地不大,主要依靠国内生产能力的提高。三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国家对牛羊肉生产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社会资本越来越多地进入肉牛肉羊生产加工领域,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的支撑作用将显著增强。四是我省山场面积大,又是粮食生产大省,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玉米及玉米秸秆等资源量大,农民群众有多年养殖肉牛肉羊的传统。近年来,多种模式的规模养殖企业迅猛发展,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肉牛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初步形成,科技对牛羊肉生产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这些都将促进肉牛肉羊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半农半牧区和山区、加快发展农区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提高良种化水平,完善技术服务、饲草饲料、疫病防控体系,全面提升生产能力;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优化区域布局,稳定增加基础母畜存栏,促进全省牛羊肉生产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1、优化布局,突出重点。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和生产基础,科学规划肉牛肉羊生产布局。加强重点区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半农半牧区和山区,加快发展农区,着力扶持黑龙港地区,增强牛羊肉产品市场供给能力。
2、科技支撑,提升水平。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围绕提高肉牛肉羊个体生产能力,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加快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增强良种培育能力和利用水平,提高饲草饲料生产技术水平,推广先进适用饲养技术和养殖模式。
3、转变方式,增强能力。转变肉牛肉羊生产方式,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健全完善各项服务保障体系,切实增强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
4、产业带动,提质增效。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发展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牛羊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提升养殖效益,严格投入品和屠宰加工监管,确保牛羊肉质量安全。
5、市场主导,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资金、技术、人才进入牛羊产业,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强化政策扶持和宏观调控,抓好行业管理和服务,推动牛羊产业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全省肉牛肉羊生产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期目标:到2017年,全省牛羊肉产量达100万吨,比2012年增加16万吨,年均增长3.8%。其中牛肉产量达66万吨,比2012年增加10.7万吨,年均增长3.9%;羊肉产量达34万吨,比2012年增加5.3万吨,年均增长3.7%。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3%以上,肉羊年出栏100 只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8%以上。到2017年达到100万吨目标,能繁母牛存栏达到385万头,能繁母羊存栏达到1305万只。
远期目标:到2020年,全省牛羊肉产量达110万吨,比2017年增加10万吨,年均增长2%。其中牛肉产量达72.6万吨,比2017年增加6.6万吨,年均增长2%;羊肉产量达 37.4 万吨,比2015 年增加3.4万吨,年均增长2%。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0%以上,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5%以上。年屠宰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的羊肉、牛肉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15家和25家。能繁母牛存栏达到445万头,能繁母羊存栏达到1685万只。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区域布局
1、打造优势产区。肉牛重点发展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石家庄、衡水六大优势产区;肉羊重点发展张家口、承德、秦皇岛、沧州、保定、邯郸、廊坊七大优势产区。
2、打造母畜繁育区。北部和西部山区及坝上地区发挥草场资源和传统养殖习惯,重点开展肉牛肉羊繁育,适度发展规模母畜养殖。
3、打造规模养殖区。平原农区和黑龙港流域充分利用秸秆、饲料、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打造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区。
到2020年优势产区牛肉、羊肉产量分别达到61.71万吨和31.79万吨,占全省总量均达到85%以上。
(二)发展重点
1、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肉牛生产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为主开展肉牛品种改良,以弗莱维赫为主发展乳肉兼用牛,生产中低档肉牛;以安格斯、和牛为主生产高档肉牛。引进活体、冻精和胚胎,扩繁基础种母牛群,建立核心育种场,繁育优质种公牛。用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发展普通肉牛生产,用弗莱维赫与西门塔尔杂交牛和低产奶牛杂交,生产肉乳兼用牛,用安格斯、和牛培育我省高档雪花肉牛。到2017年全省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比例达到87%以上,其中肉乳兼用改良比例占9%以上,高档肉牛改良比例占4%以上。到2020年,全省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肉乳兼用改良比例占10%以上,高档肉牛改良比例占5%以上。依托种公牛站和基层改良站点进行良种推广,大力提升省畜牧良种工作站为主的冻精生产能力,到2020年,省畜牧良种工作站种牛场存栏肉用种公牛数量达到100头以上,年可提供优质肉牛冻精200万支以上,满足全省不同层次的肉牛改良需要。加大基层改良站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人员培训,为肉牛良种繁育提供有力支撑。
肉羊生产立足小尾寒羊等地方品种资源,适度引进国外杜泊、无角陶塞特、萨福克、德国美利奴和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加快推进绵羊、山羊地方品种遗传改良;采用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重点培育肉用性能好、繁殖效率高、适应性强、育肥性能好的肉羊新品种,提升我省肉羊品种水平和产品竞争力。重点完善省级种羊场,扩大优质种羊群体规模,种公羊年供种能力增加2万只以上,满足全省种公羊更新需求。到2020年建立河北省羊地方品种保种场5个,加强对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太行山羊、武安山羊等地方品种保护。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生产性能高、生长速度快、繁殖效率高、适应性强、育肥性能好的肉羊新品种。
制定实施肉牛和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建立国家和省级肉牛肉羊育种核心场,开展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和疫病监测净化等基础工作。启动和完善省级肉牛、肉羊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建设,到2020年,年测定肉牛、肉羊分别达到100头和500只。
2、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和专业合作组织基础设施改造,提高设施化和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自繁自育、能繁母畜存栏达到一定标准的规模养殖场,增加基础母畜存栏量。通过科学饲喂提高母畜繁殖效率,减少因生殖疾病造成的损失,保障基础生产能力。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牧结合生态养殖,促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引导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广大养殖场户转变养殖方式,提高整体生产水平。到2020年,新建、扩建基础母牛存栏达到100头或出栏20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400个,基础母羊存栏达到200头或出栏1000只以上的肉羊规模养殖场8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