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24小时服务热线:18633000595 丨 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河北畜牧服务网 - 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专业的畜牧服务信息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畜牧服务网 > 行业资讯 > 正文
规模猪场接种疫苗“三注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畜牧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28 【字体:

随着我国养猪业蓬勃兴起,养猪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地发展,饲养密度逐渐加大,猪的流动性和引种工作也比较频繁,同时,猪病也变得愈来愈复杂。诸多疫苗免疫接种失败接连不断地发生,作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免疫失败有疫苗、猪只自身、免疫实施者自身相关的三大因素,供大家参考:

一、注意与疫苗有关的事项

一是认真检查所用疫苗是否为正规厂家的产品,是否有批准文号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二是所用疫苗瓶体有无裂痕,真空度是否良好,瓶内无异物。三是疫苗抗原含量应该达到国家标准。四是疫苗在贮藏运输和使用途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应用冷库、冷藏车,防止冷链断节现象。

二、注意与猪只自身有关的事项

1.免疫前认真检查猪体内环境是否良好。如猪只体况不健康,可不免或缓免。猪只患有营养代谢病或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则不能接种;还要查看猪只有无其他疾病或某些先天性疾病,此时猪只抵抗力低,影响抗体生成。要看猪接种前是否使用过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能大大减少体内活苗病毒或细菌数量,使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有效抗原数量不足,进而造成免疫反应低下。

2.猪的体外环境状况。猪舍空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洁净。保证猪群饮水应清洁无污染物。保障饲用饲料中无霉变,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等。减少人为或环境应激,应激会影响免疫效果。饲料应多元化、营养全面平衡。

三、注意与免疫施行者自身有关的因素

1.科学选择疫苗效价、类型(活疫苗或灭活疫苗)等,使用联苗应考虑疫苗对某种病的干扰,保持一定的间隔,并注意不同疫苗的相互干扰。

2.选择正确使用方法。

(1)稀释完疫苗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2)注射器、针头等应消毒,要一猪一针,针头不宜过短过粗,以免疫苗外溢,造成接种剂量不足。

(3)每头猪免疫剂量准确确实。

(4)接种前、后10天内禁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5)接种后1~2天观察猪有无过敏反映,如有过敏反映,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

3.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应以抗体免疫监测为科学依据而制定。主要包括免疫时间和次数,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为了提高猪群抗体水平整齐度,避免发生免疫麻痹和产生免疫空白期。

(1)建立免疫监测制度,定期进行抗体监测,以此为免疫接种的依据,作为首免日龄确定依据。要搞好抗体监测,确定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时间。在一月内未接种任何疫苗或抗体水平异常升高或降低,说明有野毒感染,应立即进行紧急接种。以猪瘟免疫为例,仔猪70日龄时,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仔猪出生时就能够对外来抗原发生反应,产生抗体。乳前免疫避开了母源抗体干扰,可使疫苗在体内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应答,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必须保证免疫在乳前。母猪产仔大多在夜间,所以夜间产仔时一定注意加强管理。

(2)根据本场猪的发病季节,日龄,发病概率等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免疫程序。

(3)要注意仔猪抗体水平整齐度,对于抗体水平不整齐者,用弱毒苗免疫,不能达到免疫效果。饲养和管理方法要一致,且忽经常更换饲养配方。母猪在配种前免疫时间保持同步,以使仔猪获得整齐的母源抗体。

(4)对某些疾病应实行弱毒苗与灭活苗搭配使用。

(5)免疫剂量和次数要合适。不合理免疫剂量和次数不仅浪费疫苗,还达不到免疫效价。

(6)有计划地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免疫,防止出现“免疫空白期”。

(7)对种公猪、种母猪、乳猪及育肥猪应区别对待,免疫的时间剂量,次数应有所不同。母猪应避免在配种期或妊娠期免疫接种,应选择在空怀配种前进行接种,防止发生胎盘感染,产前不宜接种。

综上所述,猪群要想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必须在猪只的内外环境都良好的前提下,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抗体检测,才能切实做好猪场的疫病防治工作,减少经济损失,保证猪群的健康指数,保障猪业的有序发展。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河北畜牧服务网。      行业资讯录入:本站编辑    责任编辑:管理员
  • 上一篇行业资讯:

  • 下一篇行业资讯: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行业资讯

    河北畜牧服务网版权所有@2011-2016 冀ICP备12002456号
    联系电话:0311-67303882,67303883, 18633000595 传真:0311-67303883
    在线咨询QQ: 在线QQ业务咨询 在线业务咨询 信息员网群:225696333
    网站地址: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维多利亚时代12号楼1单元201室(地图
    [本站声明] 本网站为服务河北省畜牧企业的公益性网站,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更正。